[发明专利]山竹皮中具有降低餐后血糖的呫吨酮类化合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88695.0 | 申请日: | 2021-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4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蕾;张丹;李嘉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 主分类号: | C07D493/04 | 分类号: | C07D493/04;C07D311/86;C07D407/06;A61K31/352;A61P3/10 |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金春华 |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山竹皮中 具有 降低 血糖 酮类 化合物 及其 提取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山竹皮中呫吨酮类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和在制备降低餐后药物中的应用。提取方法如下:取山竹皮用乙醇热回流提取减压蒸干得到浸膏;将上述浸膏用水分散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馏分A1~A3;将A2以不同比例的石油醚‑丙酮进行梯度洗脱,得到洗脱馏分B1~B8,将B4经硅胶柱色谱,二氯甲烷‑甲醇系统进行梯度洗脱,经硅胶薄层色谱检测,得到馏分C1~C6;其中C4通过ODS柱色谱,经甲醇‑水梯度洗脱得到D1~D5;D2~D3馏分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等度洗脱得到化合物Ⅰ‑Ⅴ。本发明所述呫吨酮类化合物,对体外α‑葡萄糖苷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较好的体内降低餐后血糖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山竹皮中呫吨酮类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本发明还涉及该类化合物在制备降糖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α-糖苷酶存在于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是多糖、双糖转化为单糖不可缺少的酶。食物中绝大部分碳水化合物为复合糖,如淀粉必须在唾液、肠液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方可被吸收进入血液,这是引起餐后高血糖的主要原因。餐后高血糖可引起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从而加重病情,并导致严重的并发症。α-糖苷酶抑制剂可以延缓寡聚糖和多糖的消化吸收,起到降低餐后血糖峰值的作用,对降低血糖波动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已经开发了关于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降血糖药,包括阿卡波糖,米格列醇和伏格列波糖。然而,这些药物抑制剂多具有副作用,例如腹泻,肠胃气胀,肝脏疾病和腹部绞痛等。因此寻找天然的、副作用低的植物源α-葡萄糖苷酶抑制,引起了人们对糖代谢疾病的关注,也逐渐成为了学术的研究热点。
山竹(Garcinia mangostana L)为藤黄科藤黄属植物,俗称山竺、山竹子、倒捻子。为著名的热带水果,可生食或制果脯。被誉为“果中皇后”。原产马鲁古,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和云南有引种或试种。山竹食用后产生的果皮占单果鲜质量的52%~68%,如不加综合利用,资源严重浪费。山竹皮呈深紫色、性凉、味涩,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一直作为传统医药,用于治疗腹痛、创伤、痢疾调节血糖等多种疾病。山竹皮资源被人忽视已久且资源丰富,且具有降糖活性报道,从山竹皮中寻找新的降糖活性化合物具有可行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从山竹皮中寻找新的降糖前体药物,提供呫吨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并且研究它们的降糖活性和医药用途。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该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山竹皮中呫吨酮类化合物,结构式如I、Ⅱ、III、Ⅳ或V所示,
上述的山竹皮中呫吨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山竹皮用75%的乙醇水热回流提取2~3次,每次4~6小时,减压蒸干得到浸膏;
2)依次用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进行萃取,结合薄层色谱检测,合并为A1~A3;
3)A2用硅胶柱色谱,以不同比例的石油醚-丙酮进行梯度洗脱,配合硅胶薄层色谱检测,得到洗脱馏分B1~B8;
4)将B4经硅胶柱色谱,二氯甲烷-甲醇系统进行梯度洗脱,配合硅胶薄层色谱检测,配合硅胶薄层色谱进行检测合并得到馏分C1~C6;
5)C4经ODS柱色谱经甲醇-水梯度洗脱得到脱得到10~15个馏分,经分析液相合并得到D1~D5;
6)D2~D3馏分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以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制备得到化合物I-V。
优选地,上述的山竹皮中呫吨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回流提取中,75%乙醇与干燥的桑叶的液料比为3.5:1~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86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