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阀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88690.8 | 申请日: | 2021-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7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黄洪刚;张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洪刚 |
| 主分类号: | F16K5/04 | 分类号: | F16K5/04;F16K5/08;B08B9/02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阀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阀,包括阀体、旋转设置于所述阀体上的阀杆、固定连接于所述阀杆的阀球,所述阀球开设有连接通道,所述阀球内设置有内壁清洁机构,通过旋转所述阀杆,能够带动所述内壁清洁机构对所述连接通道的内壁进行清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对清洁刮刀进行折叠,使得不需要清洁时清洁刮刀处于折叠状态,从而达到防止影响球阀流量的目的;通过拉簧的作用力带动第一滑移环与第二滑移环接近,从而带动连杆将清洁刮刀展开,使其可以紧贴连接通道内壁,从而达到完全清理球体通孔内壁的效果;通过拉绳与第二环型滑块相连接,使转动阀杆时带动第一环型滑块同时运动,从而达到带动清洁刮刀对连接通道内壁进行清洁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球阀。
背景技术
现有球阀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钢铁、天然气、煤化工、多晶硅等各种装置的导通和切断,特别是对于使用介质具有大量固体颗粒、多相复杂介质装置中的阀门;其缺点在于:球阀的阀芯为一个内部设有空腔的球体,部分粘度较大的流体,在流经球阀阀芯内部空腔后会部分黏附在空腔的内壁,造成球阀的堵塞,清洗球阀时,需要将阀体打开,取出阀芯进行清洗,清洗效率低,操作复杂,球阀的安装与拆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为解决以上问题设计本发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堵的球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阀,包括阀体、旋转设置于所述阀体上的阀杆、固定连接于所述阀杆的阀球,所述阀球开设有连接通道,所述阀球内设置有内壁清洁机构,通过旋转所述阀杆,能够带动所述内壁清洁机构对所述连接通道的内壁进行清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壁清洁机构包括:支撑杆、第一滑移环、第二滑动环、拉簧、上清洁刮刀、下清洁刮刀、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驱动组件。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连接通道内,并平行于所述连接通道内的介质流动方向;所述第一滑移环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第二滑动环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拉簧设置于所述第一滑移环与第二滑移环之间;所述上清洁刮刀与下清洁刮刀均铰接于所述第二滑移环上,并位于所述支撑杆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滑移环,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上清洁刮刀,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滑移环,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下清洁刮刀,当所述第一滑移环与第二滑移环互相靠近时,所述第一连接杆能够带动所述上清洁刮刀旋转,同时所述第二连接杆能够带动所述下清洁刮刀旋转,当所述上清洁刮刀垂直于所述支撑杆时,所述上清洁刮刀贴合于所述连接通道内壁,当所述下清洁刮刀垂直于所述支撑杆时,所述下清洁刮刀贴合于所述连接通道内壁;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旋转所述阀杆,能够使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二滑移环沿支撑杆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通道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当所述上清洁刮刀与下清洁刮刀移动至支撑杆一端时,所述第一抵接部能够使所述上清洁刮刀旋转至水平状态,所述第二抵接部能够使所述下清洁刮刀旋转至水平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接部靠近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抵接部靠近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斜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线轮、第二线轮、第一拉绳、第二拉绳,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阀体上,所述第二齿轮及第三齿轮均旋转连接于所述阀球,且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均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绳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一线轮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移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绳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二线轮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移环固定连接,当所述阀球旋转时,所述第一齿轮能够带动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旋转,从而通过所述第一拉绳与第二拉绳带动第二滑移环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清洁刮刀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当所述上清洁刮刀旋转至竖直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二滑移环,所述下清洁刮刀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当所述下清洁刮刀旋转至竖直状态时,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二滑移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洪刚,未经黄洪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86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