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冲元件及具有该元件的动力头缓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7978.3 | 申请日: | 2021-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1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龙;朱识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托普森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0 | 分类号: | F16F9/30;F16F9/32;F16F9/36;F16F9/4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秉文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59 | 代理人: | 张文武;孙富利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 元件 具有 动力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元件及具有该元件的动力头缓冲装置,所述缓冲元件包括外缸体组件、内缸体组件和活塞杆组件,所述外缸体组件包括用于与外接装置相连接且承载内缸体组件、活塞杆组件的外缸体,所述外缸体与内缸体组件的内缸体滑动密封连接,所述内缸体端部连接内缸体端盖组件,所述内缸体端盖组件与活塞杆组件的活塞杆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活塞杆连接冲击头,所述冲击头与所述内缸体之间间隙配合,所述内缸体的内腔中注有弹性胶泥;所述内缸体外露于外缸体的端部受到荷载冲击后于所述外缸体中下行滑动,并同时带动内缸体端盖组件沿活塞杆下行滑动。本发明具有优良的缓冲、吸震效果和更可靠的使用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缓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冲元件及具有该元件的动力头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旋挖钻机的工作模式经常为入岩模式,动力头部位作为动力/扭矩输出单元,也就成为了入岩模式时受到震动最直接的冲击点之一,因此在动力头部位设置有缓冲装置,根据缓冲需求设置有不同数量和型号的弹簧和橡胶缓冲元件。但由于结构尺寸等限制,橡胶缓冲元件并不能充分满足缓冲性能,且不能吸收震动,从而使得动力头上的结构件和减速机壳体由于震动而经常出现裂纹和开裂。
为解决缓冲能力不足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油压缓冲元件来替代橡胶缓冲元件,即采用油液通过阻尼来实现冲击震动的吸收。但是由于油压缓冲元件的密封问题,经常会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油液的渗出,甚至会造成导杆不能正常弹出的现象。
现有技术中,并无胶泥缓冲器充分应用于旋挖钻机上的相关技术,而与胶泥缓冲器相关的技术多应用于铁路车辆领域。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0164837U,其主要结构有缸体、活塞杆、端盖,组合式密封圈,弹性胶泥,密封压环,固定件,第一导向环,第二导向环,底座,导套,防尘圈。其中弹性胶泥灌注到缸体内,组合式密封圈安装在端盖内孔后用密封压环紧固,然后把活塞杆穿过组合式密封圈后安装在端盖上,且可沿轴向、周向自由活动,然后把带有活塞杆的端杆组合体通过其上的螺纹与缸体连接并紧固,最后把这个组合体装入导套内,这就组装成了一个胶泥缓冲元件。该缓冲元件的工作原理:当物体冲击到缸体的上端时,活塞杆就会受力然后挤压缸体内的弹性胶泥,通过弹性胶泥的弹性性能来实现冲击力的缓冲。其中底座和导套是作为连接外部物体而存在的。
概言之,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①、现有技术中并无应用于旋挖钻机上的胶泥缓冲元件;
②、现有技术中的胶泥缓冲元件,导套上端无防尘设计,容易进入泥沙等杂质,从而造成筒体的卡滞、过渡磨损甚至是出现晃动等问题;
③、油压缓冲元件容易发生漏油:在承受高频小震动时,高压油液的动密封性能较差,容易发生油液泄露;旋挖钻机的工作环境中泥水较多,容易造成密封的早期失效而产生漏油;油压缓冲元件在承受过载冲击时,容易冲坏密封件,从而导致油液泄露;
④、油压缓冲元件由于油液泄露等类似问题,导致压力降低,最终产生导杆不能弹出、缓冲失效的问题;
⑤、油压缓冲元件的密封要求高,从而使得其制造精度较高,进而导致成本的提高。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胶泥进行缓冲的缓冲元件及动力头缓冲装置,以解决旋挖钻机上的缓冲元件特别是橡胶缓冲元件的吸震能力不足、缓冲效果差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油压缓冲元件所存在漏油、导杆不回弹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缓冲元件,通过采用弹性胶泥及元件内部的密封结构来提升缓冲性能,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托普森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托普森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79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