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活动炉排生活垃圾气化炉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6768.2 | 申请日: | 2021-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3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莫异周;陈高峰;温础才;蒙德钧;梁文鹏;黄伟凤;曾伯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农业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F23G5/033;F23G5/04;F23G5/38;F23G5/44;C10B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活动 生活 垃圾 气化 | ||
本发明属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层活动炉排生活垃圾气化炉,主要包括进料机构、炉体、第一层输送炉排、第二层输送炉排、第三层输送炉排、第四层输送炉排、链式排灰机,所述炉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层至第四层输送炉排及链式排灰机,所述第一层至第四层输送炉排分别由若干个旋转辊体组成,所述第一层至第四层输送炉排均为倾斜设置且每一层输送炉排的前端旋转辊体高于末端旋转辊体,上一层输送炉排的末端旋转辊体下方为下一层输送炉排的前端旋转辊体。本发明用于生活垃圾气化处理,各层活动炉排的旋转辊体不断翻动生活垃圾,加强生活垃圾的流动性,加快反应速度,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层活动炉排生活垃圾气化炉。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具有成分复杂多变、热值低、含水率高的特点,因此将机械炉排炉作为首选的技术类型,广泛应用于集中日处理能力300吨及以上的焚烧处理生产线。近年来,垃圾热解气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经济、环保的位垃圾处置技术,日益受到重视。与垃圾焚烧相比,热解气化技术具有可利用能量形式转换率高和烟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二噁英、重金属、飞灰等污染物排放低的优点,能有效填补农村及中小城镇中小吨位垃圾处置技术的空白。现有的气化炉多数采用内置单层输送式机械炉排或多层固定炉排,多层固定炉排气化炉的炉排缝隙从上到下依次变小,一次性投料,上层炉排堆积大量垃圾,反应过程中垃圾体积变小后逐层掉落,反应速度慢,生活垃圾含水过高时气化或热解不完全,需要人工翻动堆积的生活垃圾,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也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多层固定炉排气化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层活动炉排生活垃圾气化炉,可自动输送、拨动、剪切生活垃圾,处理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多层活动炉排生活垃圾气化炉包括进料机构、炉体、第一层输送炉排、第二层输送炉排、第三层输送炉排、第四层输送炉排、链式排灰机,所述进料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炉体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炉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层输送炉排、第二层输送炉排、第三层输送炉排、第四层输送炉排、链式排灰机,所述第一层至第四层输送炉排分别由若干个旋转辊体组成,所述第一层至第四层输送炉排均为倾斜设置且每一层输送炉排的前端旋转辊体高于末端旋转辊体,所述第一层输送炉排的末端旋转辊体下方为所述第二层输送炉排的前端旋转辊体,所述第二层输送炉排的末端旋转辊体下方为所述第三层输送炉排的前端旋转辊体,依此类推,即上一层输送炉排的末端旋转辊体下方为下一层输送炉排的前端旋转辊体,第一层至第四层输送炉排的各层相邻旋转辊体之间的距离自上至下依次减少,所述第一层至第四层输送炉排末端旋转辊体中心与炉体侧壁的距离大于所在层输送炉排相邻旋转辊体中心距的2倍,所述第一层至第四层输送炉排各旋转辊体轴为中空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第二层及第四层输送炉排各层旋转辊体的中空轴外设置有拨板,所述第三层输送炉排的旋转辊体设置有剪切元件。在工作过程中可拨动、剪切生活垃圾,加快反应速度,提高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剪切元件轴向间距为所述剪切元件回转外圆至相邻旋转辊体的中空轴外圆距离的2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至第四层输送炉排各层相邻旋转辊体的旋转速度不同。更有利于打散输送的生活垃圾。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输送炉排与水平面夹角为30~40°,所述第二层输送炉排与水平面夹角为25~35°,所述第三层输送炉排与水平面夹角为20~30°,所述第四层输送炉排与水平面夹角为15~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农业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农业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67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