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自放电线路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86150.6 | 申请日: | 2021-0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1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梁世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世冬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2531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放电 线路 | ||
1.一种电容自放电线路,其主要包括:电容充电正极线(1);电容充电负极线(2);低电阻(3);MOS管(4);MOS管源极(5);MOS管漏极(6);MOS管栅极(7);放电电阻(8);高电阻(9);电容正极接线端(10);电容负极接线端(11);电容(12);二极管(13),其特征在于:电容充电正极线(1)接电容正极接线端(10),电容充电负极线(2)通过二极管(13)接电容负极接线端(11),接在电容充电正极线(1)与电容充电负极线(2)上的电源通过二极管(13)能对电容(12)充电,MOS管栅极(7)通过低电阻(3)接电容充电负极线(2),MOS管栅极(7)通过高电阻(9)接电容正极接线端(10),高电阻(9)的电阻比低电阻(3)的电阻大,MOS管漏极(6)通过放电电阻(8)接电容正极接线端(10),MOS管源极(5)接电容负极接线端(11),当接在电容充电正极线(1)与电容充电负极线(2)上的电源对电容(12)充电时,因为高电阻(9)的电阻比低电阻(3)的电阻大,MOS管栅极(7)相当于接电容充电负极线(2),MOS管(4)的MOS管漏极(6)与MOS管源极(5)不导通,既给电容(12)充电时候,放电电阻(8)上没有电流通过不消耗能量,不产生热量,当接在电容充电正极线(1)与电容充电负极线(2)上的电源断开时,电容(12)对外放电,电容正极接线端(10)上的电流通过高电阻(9)流向MOS管栅极(7),由于二极管(13)的反向截止功能,MOS管栅极(7)上电流不能通过电容充电负极线(2)流向电容负极接线端(11),此时MOS管(4)的MOS管漏极(6)与MOS管源极(5)导通,放电电阻(8)上有电流通过,同时电容(12)放电时候不会影响到电容充电正极线(1)与电容充电负极线(2)上的其他负载,电容(12)上储存的电能在放电电阻(8)上消耗掉,为下次充电做准备,由于MOS管触发电压很小,所以高电阻(9)上的电阻阻值能达到很大,在电容(12)充放电过程中,高电阻(9)所消耗的电能极其微小,发热很小,整个电路接在电容充电正极线(1)与电容充电负极线(2)上的电源通电时候放电电阻(8)上没有电流通过,接在电容充电正极线(1)与电容充电负极线(2)上的电源断开时候放电电阻(8)上有电容(12)放电的电流通过,电容(12)放电时间由电容(12)上的电容量与放电电阻(8)的阻值有关,采用MOS管比采用三极管的电路安全工作区域宽、受温度及辐射影响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自放电线路,其特征在于:MOS管漏极(6)通过放电电阻(8)接电容正极接线端(10)或MOS管源极(5)通过放电电阻(8)接电容负极接线端(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自放电线路,其特征在于:MOS管采用PMOS管时,MOS管源极接电容正极接线端(10),MOS管漏极接电容负极接线端(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自放电线路,其特征在于:MOS管(4)换成晶闸管能起到相同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自放电线路,其特征在于:电容充电正极线(1);电容充电负极线(2);低电阻(3);MOS管(4);MOS管源极(5);MOS管漏极(6);MOS管栅极(7);放电电阻(8);高电阻(9);电容正极接线端(10);电容负极接线端(11);电容(12);二极管(13)集成在一起构成自放电电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自放电线路,其特征在于:低电阻(3)阻值在零欧姆到一千万兆欧姆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世冬,未经梁世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615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高稳定度恒流源电路
- 下一篇:一种单按钮水龙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