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布干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85606.7 | 申请日: | 2021-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4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婧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新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3/10 | 分类号: | F26B13/10;F26B13/26;F26B13/28;F26B21/00;F26B25/00;F26B25/02;F26B25/04;F26B25/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利交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259 | 代理人: | 黄珍丽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干燥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布干燥设备,包括干燥箱,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干燥箱的内壁顶部中央位置,所述干燥装置设置在干燥箱内壁底部与升降机构底部相对应的两侧之间,所述加热器固定在干燥箱的内壁一侧且靠近顶部位置,所述曲线管的一端与干燥装置的出气端连通,所述气体干燥器固定在干燥箱的内壁一侧且靠近底部位置,所述气体干燥器的进气端与曲线管远离干燥装置的一端连通,所述气体干燥器的出气端与加热器的进气端连通,本发明涉及纺织品干燥技术领域。该纺织布干燥设备,达到热量循环利用、快速烘干的目的,可将水分及时挤出,减少辅助时间,干燥快速方便,同时可将热量循环使用,减少热量散失,提高了干燥效率及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干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布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纺织不仅是传统的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三维编织技术,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纺织大致分为纺纱与编织两道工序。布料在经过纺织后,需要采用清洗设备进行清洗,以去除布料上的布毛,之后再通过烘干设备对布料进行烘干。纺织烘干设备是指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干燥纺织产品表面的水分或者其他液体的一系列机械设备的组合。纺织生产中烘干机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设备之一。在纺织行业中,烘干机主要用于纺织布料的烘干固色,其加热烘干方式主要有热风加热烘干和电热加热烘干两种方式。
目前,传统的对纺织布干燥前先将水分去除一部分再放入烘干箱中,这个方法工序多,增加了人工劳动量,费时费力,且浪费大量的时间以及资源,增加生产成本,并且干燥效率低,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并且热量无法吸收循环利用,造成资源浪费,降低了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织布干燥设备,解决了传统的对纺织布干燥前先将水分去除一部分再放入烘干箱中,这个方法工序多,增加了人工劳动量,费时费力,且浪费大量的时间以及资源,增加生产成本,并且干燥效率低,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并且热量无法吸收循环利用,造成资源浪费,降低了使用性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纺织布干燥设备,包括干燥箱,所述干燥箱的内部设有升降机构、干燥装置、加热器、曲线管、收水器、气体干燥器,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干燥箱的内壁顶部中央位置,所述干燥装置设置在干燥箱内壁底部与升降机构底部相对应的两侧之间,所述加热器固定在干燥箱的内壁一侧且靠近顶部位置,所述加热器的出气端与干燥装置的进气端连通,所述曲线管的一端与干燥装置的出气端连通,所述收水器设置在曲线管的底部,所述气体干燥器固定在干燥箱的内壁一侧且靠近底部位置,所述气体干燥器的进气端与曲线管远离干燥装置的一端连通,所述气体干燥器的出气端与加热器的进气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干燥装置设有除水辊装置、连接管、干燥头装置,所述除水辊装置通过支架设置在干燥箱的内壁底部,所述连接管固定在升降机构的表面,所述干燥头装置固定且连通在连接管的底端,所述连接管远离干燥头装置的一端与加热器之间通过软管连通,所述干燥头装置与除水辊装置之间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除水辊装置设有辊体、内腔、漏水孔、刮水装置,所述辊体转动连接在支架上,所述内腔开设在辊体的内部中央位置,所述漏水孔开设在辊体的表面且与内腔连通,所述刮水装置设置在内腔的内部且位于辊体的表面位置。
优选的,所述刮水装置设有刮板装置、弧形弹性件、弹性水囊,所述刮板装置滑动连接在辊体的内部且靠近表面位置,所述弧形弹性件设置在辊体内壁与刮板装置表面底边相对应的两侧之间,所述弹性水囊设置在辊体内壁与刮板装置表面相对应的两侧之间。
优选的,所述弹性水囊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单向阀a01,所述弹性水囊的出水端设有出水单向阀a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新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新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56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航行器水流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5G通信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