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线变频的5G室内多路基站信号覆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85428.8 | 申请日: | 2021-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5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蔡伟文;罗伟民;罗亚丹;赵侠;李晖晖;陈思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20 | 分类号: | H04W16/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杨明月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线 变频 室内 路基 信号 覆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变频的5G室内多路基站信号覆盖方法,包括:接收新增多路5G基站信号,分别进行下混频处理后经传统DAS的天线发射,5G远端变频装置接收后对其分别进行上混频处理还原成5G频率后发射,5G移动终端接收室分天线发射的原5G基站信号和5G远端变频装置发射的新增多路5G基站信号,5G远端变频装置同时也将收到的移动终端5G上行信号下混频处理变频到中频信号,通过室分天线再送到5G近端变频装置以供其进行上混频处理成5G频率后送回到信源。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对现有传统DAS分布系统做极简改造后,使得5G的室内布设便捷、即插即用和部署灵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5G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变频的5G室内多路基站信号覆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经开始大规模部署5G基站,但这些基站主要是用于室外,室内5G网络覆盖才刚刚开始。5G流量主要是在室内发生,面对4G时代建设的大量传统DAS分布系统,如何很好的利旧实现低成本高效的覆盖效果,是室内覆盖面临的难题。
目前有如下三种主要方案:
1、简单合路。该方案主要采用二通道室内设备直接馈入现有无源DAS系统,可快速实现覆盖,但由于传统DAS分布系统大部分为单路场景,这种方式只能提供单流的5G信号,最多带来300M左右的网络速率,用户体验效果不好。
2、新建一路DAS分布系统。该方案主要为在现有传统单路DAS分布系统上新建一路,实现双路分布系统,从而提供双流的体现,但该方案需沿着已有馈线新建一路馈线,由于分布系统大部分已封在天花中,该方案的建设将带来物业协调难度、建设成本高等问题。
3、5G有线移频方案。该方案更换现有分布系统的功分器、耦合器、天线、馈线中需馈直流电,该方案需全面排查现有的分布系统,一旦未能全面排查无源器件,将很可能造成分布系统的过电短路,导致移频近端设备的击穿,具有难以实施落地、安全隐患、物业协调难度大、更换器件较多等缺点。
因此,如何避免现有的5G室内布设成本过高,无法增加多路5G信号,和排查现有布设造成的施工复杂,仍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变频的5G室内多路基站信号覆盖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5G室内布设成本过高,无法增加多路5G信号,和排查现有布设造成的施工复杂的缺陷,通过5G近端变频装置和5G远端变频装置的交互将新增的多路5G信号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5G远端变频装置后发射,由于5G近端变频装置采用了下混频处理,5G远端变频装置再采用上混频处理升至5G频率进行发射,使得多路中频信号可以通过减少相互干扰的无线传输方式到达5G远端变频装置,如此,不需要对现有传统DAS分布系统的垂直面、水平面做任何施工改动,同时也不需要在现有馈线中馈直流远供电,便捷安装、即插即用、灵活部署、低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变频的5G室内多路基站信号覆盖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5G近端变频装置,该方法包括:
接收新增多路5G基站信号,对所述多路5G基站信号分别进行下混频处理,得到多路中频信号;
将所述多路中频信号发送至室分天线发射;
其中,所述室分天线用于将所述多路中频信号发射,以供5G远端变频装置接收后对其分别进行上混频处理达到5G频率后发射,以及5G移动终端接收室分天线发射的原5G基站信号和5G远端变频装置发射的所述新增多路5G基站信号。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变频的5G室内多路基站信号覆盖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室分天线回传的新增多路上行信号,对所述多路上行信号分别进行上混频处理达到5G频率,得到多路5G上行信号;
将所述多路5G上行信号分别发送至对应5G基站RR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54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