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寻的堤防堵漏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84957.6 | 申请日: | 2021-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2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韩晓玉;邬爱清;朱杰兵;吴庆华;刘元坤;董志宏;周华敏;熊勇;任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2B3/16 | 分类号: | E02B3/16;E02B3/1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堤防 堵漏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自寻的堤防堵漏装置,包括导向伞、连接绳和主体部分,导向伞通过连接绳与主体部分连接,其特征在于:导向伞、连接绳和主体部分由易溶水的粘结剂粘结在一起,装置入水后自动翻转为导向伞向下,导向伞和连接绳与主体部分的粘结剂遇水溶解,导向伞和连接绳从主体部分脱落,在水流带动下朝向堤身漏洞或管涌通道运动,并带动主体部分朝向堤身漏洞或管涌通道运动,主体部分提供骨架类或软体类用于发挥堵漏作用的材料;堵漏装置设计成特异型,特异型堵漏装置的主体部分由溶蚀材料制成外壳,外壳中包裹有进水管、配重块、化合材料,外壳上设有作为水流入口的压力控制装置,进水管的一端与压力控制装置连通,另一端连接配重块,水流入口由压力控制装置控制,当控制装置压力达到设计标准时水流入口打开,水进入进水管内,进水管布置有小孔,水流出后使内部溶蚀材料溶解,促使溶蚀材料快速崩解,同时作为溶剂、催化剂或直接参与化合反应,促使化合材料反应生成堵漏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寻的堤防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堤防堵漏装置整体呈葫芦形或锥-柱结合体形状,适用于入水状态调整和进入水流通道;所述导向伞裸露在外,导向伞由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伞状或锥状,主体部分与导向伞的连接处形状与导向伞形状契合,主体部分的其它部分呈球形、扁球型或圆柱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寻的堤防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堵漏装置的整体和局部密度通过所用材料进行设计,堵漏装置入水前整体密度为0.8~1.0g/cm3,可在水面短时漂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寻的堤防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伞及其所连接主体部分的密度为1.2~3.0g/cm3,漂浮状态下导向伞部分可自动翻转向下;主体部分中软体材料整体密度为1.0~1.5 g/cm3,骨架类材料密度大于1.2g/cm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寻的堤防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的表层或内部设有密度小于1.0g/cm3的溶蚀材料,用于调节装置的形状、总体密度和水面浮沉时间和水中浮力变化,增强主体部分被水流牵引过程中的浮力,减缓主体部分沉底时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寻的堤防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蚀材料由溶于水的粘胶和粉末制成,其溶解剥落速度通过控制溶蚀材料表面与水接触面积、粘胶种类、颗粒材料的粒径和种类、材料配比和制作工艺进行调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寻的堤防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材料是具有一定压缩性、可以随水流堵塞孔洞、缝隙的材料,其为整体成型、散装纤维丝状、球状、柱状、颗粒状或不规则形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寻的堤防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材料为各类化学聚合物或各类纤维织物,或者是各类化学聚合物或各类纤维织物与粘土、岩石和金属加工制作的材料;所述骨架材料由金属、硬塑料、粘土和石块材料其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加工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495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板数控加工夹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新型冠状病毒防疫的免接触式安全电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