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湿发热棉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由其形成的纱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4761.7 | 申请日: | 2021-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1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连京;龙晓霞;徐煜东;方佳;严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263 | 分类号: | D06M15/263;D06M11/00;D06M13/00;D06M15/00;D06M15/53;D06M15/647;D06M15/643;D06M15/564;D02G3/02;D02G3/44;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高燕;许亦琳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湿 发热 棉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形成 纱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湿发热棉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由其形成的纱线,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棉纤维进行吸湿发热处理,所述吸湿发热处理是指将棉纤维加入吸湿发热水溶液中进行浸渍处理;所述棉纤维与所述吸湿发热水溶液的质量为1:(5~20);以棉纤维的质量为基准计,所述吸湿发热水溶液中含有3wt%~10wt%的吸湿发热助剂,0.5wt%~5wt%的亲水柔软剂和0.2wt%~1.0wt%的交联剂。本申请中制备的吸湿发热棉纤维及吸湿发热功能的纱线能满足《FZ/T 73036‑2010吸湿发热针织内衣》要求,并且制备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印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湿发热棉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由其形成的纱线。
背景技术
吸湿发热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纤维材料中羧基、酰胺基等强亲水性基团捕捉较高动能的水分子,将其吸附固定到材料表面,水蒸气分子的动能转换为热量并释放出来。
目前,市面上吸湿发热功能的实现实际有赖于纤维原料在面料上应用,纤维主要为聚丙烯腈或者改性聚酯纤维。比较著名的有日本东洋纺的EKS,日本东丽的Softwarm,日本旭化成的Thermogear,三菱的Renassia纤维,国产易热宝纤维。这些纤维原料存在抗起毛起球性能差,长时间穿着影响外观,原料价格较高且大货交期受限于供应商等缺陷。专利号为CN 102877196A《一种吸湿发热型无碱丝光面料及其加工方法》公布了一种正面为棉,反面为具有吸湿发热效果的Heatwarm纤维的面料,其吸湿发热效果主要来源于Heatwarm纤维。
纯棉的吸湿发热这一领域尚属于空白。纯棉纤维具有吸湿性好,亲肤柔软,对皮肤无刺激等优点,作为纺织服装材料一直广受人们青睐。纯棉的吸湿发热较难实现,非棉类吸湿发热纤维开发时通常做法是在纺丝时加入具有吸湿发热功能的添加剂,而棉纤维不能通过此法实现吸湿发热。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湿发热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由其形成的纱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包括以下技术方案获得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湿发热棉纤维的制备方法,对棉纤维进行吸湿发热处理,所述吸湿发热处理是指将棉纤维加入吸湿发热水溶液中进行浸渍处理;所述棉纤维与所述吸湿发热水溶液的质量为1:(5~20);以棉纤维的质量为基准计,所述吸湿发热水溶液中含有3wt%~10wt%的吸湿发热助剂,0.5wt%~5wt%的亲水柔软剂和0.2wt%~1.0wt%的交联剂。
根据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浸渍处理的温度为30~60℃。
根据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浸渍处理的时间为20~40min。
根据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吸湿发热助剂为选自聚丙烯酸类物质和天然植物萃取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地,所述吸湿发热助剂为选自G-CR、HOT和SH-XS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天然植物萃取物选自柑橘萃取物和辣椒萃取物的混合物,更优选地,所述天然植物萃取物为TASTEX@HOT2。
根据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亲水柔软剂为选自酰胺己基-聚乙氧基甲基硫酸盐、氨基改性的二甲基硅氧烷-聚醚共聚物、二甲基-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甲基硅氧烷和二甲基-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甲基聚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交联剂为聚环氧乙烷树脂或聚氨酯。优选地,所述聚环氧乙烷树脂的分子量为8W~12W。优选地,所述聚氨酯为封闭型异氰酸酯,优选地,所述聚氨酯的分子量为6W~12W。所述封闭型异氰酸酯是指端基被暂时反应封闭,使用时可在一定温度下释放出异氰酸酯基而起胶接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47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