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大电流高di/dt晶闸管管芯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3989.4 | 申请日: | 2021-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9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夏吉夫;夏禹清;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州市圣合科技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04 | 分类号: | H01L29/04;H01L29/06;H01L29/417;H01L29/423;H01L29/74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5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12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大 电流 di dt 晶闸管 管芯 结构 | ||
一种大电流高电压、高电流上升率的超大电流高di/dt晶闸管管芯结构,包括硅片、门极、阴极和台面保护,其特殊之处是:所述硅片为N型(100)晶向的中照单晶硅片,在硅片上进行双面P层扩散形成P1层和P2层,P1层表面研磨后扩P+层做阳极面,P2层表面经氧化光刻、单面进行三氯氧磷N+扩散形成N2区,构成非对称的晶闸管P+P1N1P2N2基本结构,所述N2区为所述阴极,所述阴极为条状且条宽为0.5~1.5mm,所述阴极周围为所述门极,所述门极包围所述阴极,且门极与阴极的面积比=1:8~1:1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特别涉及一种超大电流高di/dt晶闸管管芯结构。
背景技术
大功率晶闸管晶闸管是应用广泛的功率器件,在实际使用中造成大功率晶闸管晶闸管损坏的最主要原因是di/dt耐量偏低。
国内晶闸管的标准规定:di/dt的标准范围di/dt=(50~1000)A/μs,这个标准已不能满足要求,实际需要更大的di/dt耐量的晶闸管。
提高晶闸管di/dt耐量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设短路点以提高器件的高温特性,设放大门极以提高di/dt耐量。设短路点的弊病就是阻碍电流的横向扩展,而放大电流受应用条件的限制,不利于强触发。放大门极要充分起作用,才能确保高di/dt耐量。目前普遍采用提高门极电压而达到提高门极触发电流的方法,这就要求放大门极对应的P基区横向电阻比主阴极对应的横向电阻大很多很多,如10倍、20倍…50倍、100倍等。如此,将造成主阴极上头排短路点太靠近放大门极,反而使初始导通面积太小,而造成di/dt耐量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大电流高电压、高电流上升率的超大电流高di/dt晶闸管管芯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超大电流高di/dt晶闸管管芯结构,包括硅片、门极、阴极和台面保护,其特殊之处是:所述硅片为N型(100)晶向的中照单晶硅片,在硅片上进行双面P层扩散形成P1层和P2层,P1层表面研磨后扩P+层做阳极面,P2层表面经氧化光刻、单面进行三氯氧磷N+扩散形成N2区,构成非对称的晶闸管P+P1N1P2N2基本结构,所述N2区为所述阴极,所述阴极为条状且条宽为0.5~1.5mm,所述阴极周围为所述门极,所述门极包围所述阴极,且门极与阴极的面积比=1:8~1:10。
进一步优选,所述硅片台面为喷砂造型,且正斜角为大角度喷砂,喷角θ1为70°~80°的正角,宽度b1≤0.5mm;负斜角为喷砂造型,实现类台面造型,且负角θ2≤5°,宽度b2≤2.0mm。台面造型由磨角造型改为喷砂造型,即正斜角为大角度喷砂,一改磨角角度只能35度以下的状况,可喷70~80度的正角;负斜角也改为喷砂造型,实现类台面造型。阴极面积大,表面漏电流小。
进一步优选,阴极欧姆接触采用超高真空下电子束蒸发大颗粒金属铝,铝层厚度为15~20μm。
进一步优选,阳极欧姆接触采用超高真空下电子束蒸发钛-镍-金,蒸镀层Ti、Ni及Au层厚度分别为0.2μm、0.5μm及0.1μm,确保器件长时间的可靠性。
进一步优选,所述N型(100)晶向单晶硅片的电阻率为40~200Ω-cm。
本发明的提高di/dt基本出发点就是取消放大门极,取消短路点,其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州市圣合科技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锦州市圣合科技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39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