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流体收集装置和生物流体收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3818.1 | 申请日: | 2016-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1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B·M·威尔金森;C·M·纽比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1 | 分类号: | A61B5/151;A61B5/155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王初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流体 收集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于接纳血样品的生物流体收集装置(10)。所述生物流体收集装置包括:外壳(20);刺穿元件(22),所述刺穿元件在预致动位置和刺穿位置之间可转变,在所述预致动位置中,刺穿元件被保持在外壳内,在所述刺穿位置中,刺穿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延伸通过外壳;以及盒(24),所述盒以可移除的方式可连接到外壳的一部分。在收集血样品之后,所述盒可从外壳移除并且所述盒能够将血样品传递到护理点测试装置。所述生物流体收集装置提供一种封闭的系统,所述封闭的系统减少血样品的暴露并且提供血样品与样品稳定剂的快速混合。
分案说明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一个分案专利申请。
本分案专利申请的原始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6年8月4日、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16/045511、中国国家申请号为201680036678.2、发明名称为“生物流体收集装置和生物流体收集系统”的发明专利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5年8月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201,763的优先权,该美国临时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并入。
背景技术
技术领域
总体而言,本公开涉及适合与脉贯通路装置一起使用的装置、组件以及系统。更具体地说,本公开涉及适合于收集生物样品以便用于护理点测试的装置、组件以及系统。
现有技术描述
血采样是包括从患者抽取至少一滴血的常见的健康护理程序。血样品通常是通过手指针刺、脚后跟针刺或静脉穿刺,从住院的、家庭护理的、和急诊室的患者处获取的。血样品也可以通过静脉或动脉管路从患者处获取。一旦被收集,血样品就可以被分析,以获取医疗上有用的信息,所述信息例如包括化学成分、血液学以及凝结。
血测试确定患者的生理和生化状态,诸如疾病、矿物质含量、药物有效性以及器官功能。血测试可以在临床实验室或在靠近患者的护理点被执行。护理点血测试的一个示例是患者的血糖水平的例行测试,该例行测试包括通过手指针刺提取血和将血以机械方式收集到诊断盒中。此后,诊断盒分析血样品并且向临床医生提供患者血糖水平的读数。分析血气体电解质水平、锂水平以及离子钙水平的其它装置是可用的。一些其它护理点装置识别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和深静脉血栓症/肺栓塞(DVT/PE)的标志。
尽管护理点测试和诊断在快速进步,但血采样技术保持相对不变。血样品使用皮下注射针或附接到针或导管组件的近端部的真空管被频繁抽取。在一些情况中,临床医生使用针和注射器从导管组件收集血,所述针和注射器插入到导管中以通过插入的导管从患者处抽取血。这些程序将针和真空管用作中间装置,收集的血样品典型地在测试前从该中间装置抽取。这些过程因此是装置密集的,在获取、准备以及测试血样品的过程中使用多个装置。每一个附加装置都会增加测试过程的时间和成本。此外,与抗凝剂或其它成分混合以稳定该样品必须以手动方式执行。
护理点测试装置允许血样品被测试而不需要将血样品送到实验室分析。因此,希望创造出这样一种装置:这种装置能够通过护理点测试系统提供容易的、安全的、可重现的并且精确的过程。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生物流体收集装置,所述生物流体收集装置适合于接纳血样品。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生物流体收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接纳端口和入口端口。在所述入口端口之中限定有与入口端口流体连通的外壳流动通道。刺穿元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且在预致动位置和刺穿位置之间可转变,在所述预致动位置中,所述刺穿元件被保持在所述外壳内,在所述刺穿位置中,所述刺穿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延伸通过所述外壳的入口端口,以便建立与所述外壳流动通道的流体连通。限定盒流动通道的盒以可移除的方式可连接到外壳的接纳端口。在盒连接到外壳的情况下,盒流动通道与外壳流动通道流体连通,并且在盒与外壳分离的情况下,盒流动通道被密封。所述生物流体收集装置的外壳流动通道适合于接纳具有细胞部分和血浆部分的多成分血样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克顿·迪金森公司,未经贝克顿·迪金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38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