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3767.2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7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聂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43;G02F1/1362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王红红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制备 方法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本发明通过将触控走线层设置于层间绝缘层上,并覆盖第二凹槽,以形成第一凹槽,公共电极层通过过孔与所述触控走线层连接,所述过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所在区域,所述公共电极层朝向所述触控走线层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和侧壁相接,以实现当位于槽底的公共电极层发生断裂时,位于侧壁的公共电极层仍可以与触控走线层相接触,从而保证信号传输,并且提高触控功能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板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主要包括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简称PDP)、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 light emittingdiode,简称OLED)、有源矩阵有机电致发光(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diode,简称AMOLED),在车载、手机、平板、电脑及电视产品上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为实现液晶显示和触控功能的集成,在中小尺寸显示领域,一般通过将公共电极图案化,既作为液晶显示的公共电极(Common ITO),又作为触控功能的感应电极,通过分时作业同时驱动显示和触控功能。根据感应电极在液晶面板中的内嵌程度分为On Cell(即触摸屏嵌入到显示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片之)技术和In Cell(即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技术。其中,In Cell TP技术将触控功能完全内嵌到液晶像素中,因此具有整机厚度薄、显示效果优、穿透率佳等突出优点,是高端市场的首选方案。具体地,In Cell TP技术根据工作原理不同分为互电容式触控技术和自电容式触控技术。平坦层为有机材料,其固化速率受温度影响。在实际制程中,由于在触控电极的输出区域的金属走线密度较大,吸热传导能力较强,因而在平坦层高温固化过程中,与触控走线层(即指上文所述的金属走线所在的膜层)相连的连接孔会出现提前固化成型的情况,导致连接孔的侧壁较为陡峭,以至于公共电极层在成膜时连续性较差,极容易发生膜层断裂,进而造成触控功能不良的问题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有效解决了在平坦层高温固化过程中,与触控走线层相连的连接孔会出现提前固化成型的情况,导致连接孔的侧壁较为陡峭,以至于公共电极层在成膜时连续性较差,极容易发生膜层断裂,进而造成触控功能不良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层间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触控走线层,设置于所述层间绝缘层上,并且在所述触控走线层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具有第一凹槽;平坦层,设置于所述层间绝缘层上,并覆盖所述触控走线层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以及公共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平坦层上;其中,所述公共电极层通过过孔与所述触控走线层连接,所述过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所在区域,所述公共电极层朝向所述触控走线层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和侧壁相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层间绝缘层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且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触控走线层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公共电极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呈阵列分布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触控区。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栅极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层间绝缘层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提供一基板;在所述基板上沉积一层间绝缘层;在所述层间绝缘层上形成一触控走线层,并在在所述触控走线层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形成第一凹槽;在所述层间绝缘层上涂布一平坦层,并覆盖所述触控走线层,以及在所述平坦层形成一过孔;以及在所述平坦层上沉积一公共电极层;其中,所述公共电极层通过过孔与所述触控走线层连接,所述过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所在区域,所述公共电极层覆盖第一凹槽的槽底及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37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