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去离子器的氢燃料电池散热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83473.X | 申请日: | 2021-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0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徐洲;张国强;邵龙飞;张松;杨丰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8/04044 | 分类号: | H01M8/04044;H01M8/04029;H01M8/040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共腾智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08 | 代理人: | 姚星 |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路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离子 燃料电池 散热器 | ||
1.一种集成去离子器的氢燃料电池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体(9)和去离子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体(9)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去离子罐体(1)的安装位,所述去离子罐体(1)通过螺栓连接或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位上,使得所述散热器体(9)和去离子罐体(1)流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去离子器的氢燃料电池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离子罐体(1)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有螺纹拼接管(5),所述去离子罐体(1)一端靠近螺纹拼接管(5)的外侧设有第一环形滑槽(2),所述第一环形滑槽(2)的内侧对称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滑块(3),两组所述第一滑块(3)的一端设有导杆(4),所述散热器体(9)底部的外侧设有转盘(7),所述转盘(7)的底部设有凸台(8),所述凸台(8)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对接套(10),所述对接套(10)的内侧设有与螺纹拼接管(5)相互适配的内螺纹套管(11),所述对接套(10)底部靠近内螺纹套管(11)的外侧设有O型密封圈(14),所述凸台(8)底部的两侧设有与导杆(4)相互对应的导套(6),所述散热器体(9)内部一端的边缘处设有分散导流组件,所述去离子罐体(1)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角度调整组件;
所述分散导流组件内部一端的边缘处设有第三环形滑槽(131),所述第三环形滑槽(131)的内侧对称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三滑块(13),两组所述第三滑块(13)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相互连接的导流槽(133),所述导流槽(133)内侧一端的四角处设有连接板(138),四组所述连接板(138)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导柱(139),四组所述连接板(138)的底部设有与导柱(139)相互连接的扇形过滤板(137),所述导流槽(133)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与内螺纹套管(11)相互连通的螺旋导流管(132),所述散热器体(9)内部底部的一侧设有伺服电机(134),所述伺服电机(134)的输出端设有齿轮(136),所述导流槽(133)外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与齿轮(136)相互啮合的外齿圈(135);
所述角度调整组件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轴承座(123),所述轴承座(123)的内侧套设有与去离子罐体(1)相互连通的罐体出口(125),所述罐体出口(125)外侧的一端设有相互连接的连接盘(124),所述去离子罐体(1)底部靠近轴承座(123)的外侧设有第二环形滑槽(12),所述第二环形滑槽(12)的内侧对称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二滑块(121),所述连接盘(124)内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二滑块(121)相互连接的导向柱(122)和固定螺栓(1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去离子器的氢燃料电池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139)的一端设有半球形导流块,且半球形导流块的外侧设有分解网,所述导柱(139)外侧的底部与螺旋导流管(132)相互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去离子器的氢燃料电池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出口(125)呈L型结构制成,一组所述第二滑块(121)与导向柱(122)固定连接,另一组所述第二滑块(121)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与固定螺栓(126)相互适配的螺纹孔,所述第二环形滑槽(12)内侧的一端设有与固定螺栓(126)相互贴合的防滑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去离子器的氢燃料电池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体(9)一侧的底部设有控制开关,且控制开关与伺服电机(134)电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34)的外侧设有保护壳,且保护壳的内侧设有消音棉。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去离子器的氢燃料电池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扇形过滤板(137)的内部均匀设有过滤网孔,且过滤网孔呈倾斜状态均匀排设扇形过滤板(137)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去离子器的氢燃料电池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3)与第一环形滑槽(2)和第二滑块(121)与第二环形滑槽(12)以及第三滑块(13)与第三环形滑槽(131)皆呈导向滑动结构相互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347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