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级抗菌玻璃钢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3143.0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1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沈和春;柯贤在;柯孙苗;郭永刚;庄荣东;时路宽;朱志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昊华中意玻璃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2 | 分类号: | B65D90/02;C08K7/2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林小彬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级 抗菌 玻璃钢 容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玻璃钢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食品级抗菌玻璃钢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筒体和筒体两端的封头,所述筒体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筒内衬层、筒体结构层和筒体外保护层,所述筒体内衬层包括筒体内衬里层、筒体内衬中间层和筒体内衬外层,所述筒体内衬里层由内衬树脂和玻璃纤维表面毡复合而成的,所述内衬树脂由食品级不饱和聚酯树脂、促进剂、固化剂、负氧离子粉、填料、助剂搅拌混合制得,所述筒体内衬中间层由内衬树脂和喷射纱复合而成,所述筒体内衬外层由无碱玻璃纤维布、内衬树脂和喷射纱复合而成,所述筒体结构层为浸润结构树脂的无碱玻璃纤维布缠绕在筒体内衬层外表面形成的。其解决了现有玻璃钢容器不具备抗菌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品级抗菌玻璃钢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钢是一种以树脂为基体、纤维为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利用玻璃钢生产的容器具有重量轻、比强度高、可设计性强、耐腐蚀性能好、安装、维修方便等优点,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玻璃钢容器被广泛用于化工、环保、食品、制药等领域。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156761.6公开了一种用于储存混合介质的玻璃钢储罐,包括内衬层、增强层以及外保护层,内衬层的内表面还依次设有界面层和抗溶胀层。界面层由环氧树脂固化液与增强纤维制成,环氧树脂固化液由环氧树脂、环氧树脂稀释剂以及环氧树脂固化剂混合而成。抗溶胀层由酚醛胶泥与增强纤维制成,酚醛胶泥由酚醛树脂、稀释剂以及石英粉混合而成。增强纤维为400g/m2的无碱玻璃纤维方格布。本发明的玻璃钢储罐在内衬层内设有界面层和抗溶胀层,这样可以防止强酸中含有有机溶剂的混合介质对内衬层的溶胀破坏,使内衬层不会脱落,也不会产生渗漏,安全性较高,而且不受有机溶剂含量以及使用温度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其使用范围,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
当前人们对食品卫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传统的玻璃钢容器不具备抑菌功能,若用作饮用水储存、食品酿造、超纯水存放容器时,在存放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细菌,需要二次消毒处理方能饮用,否则可能危害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以上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食品级抗菌玻璃钢容器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玻璃钢容器不具备抗菌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食品级抗菌玻璃钢容器,包括筒体和筒体两端的封头,所述筒体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筒体内衬层、筒体结构层和筒体外保护层,所述封头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封头内衬层、封头结构层和封头外保护层,所述筒体结构层和封头结构层为一体结构,所述筒体外保护层和封头外保护层为一体结构,所述筒体内衬层包括筒体内衬里层、筒体内衬中间层和筒体内衬外层,所述筒体内衬里层由内衬树脂和玻璃纤维表面毡复合而成的,所述内衬树脂由食品级不饱和聚酯树脂、促进剂、固化剂、负氧离子粉、填料、助剂搅拌混合制得,所述筒体内衬中间层由内衬树脂和喷射纱复合而成,所述筒体内衬外层由无碱玻璃纤维布、内衬树脂和喷射纱复合而成,所述封头内衬层包括封头内衬里层、封头内衬中间层和封头内衬外层,所述封头内衬里层由内衬树脂和玻璃纤维表面毡复合而成的,所述封头内衬中间层由内衬树脂和喷射纱复合而成,所述封头内衬外层由无碱玻璃纤维布、内衬树脂和喷射纱复合而成,所述筒体结构层为浸润结构树脂的无碱玻璃纤维布缠绕在筒体内衬层外表面上形成的,所述封头结构层为浸润结构树脂的无碱玻璃纤维布缠绕在封头内衬层外表面上形成的,所述筒体外保护层和封头外保护层为胶衣树脂层。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喷射纱为经短切的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食品级不饱和聚酯树脂、促进剂、固化剂、负氧离子粉、填料、助剂的质量比为70-90:0.2-0.3:2-4:0.8-2:15-25:0.08-0.2。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食品级不饱和聚酯树脂为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粘度为350-600mpa·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昊华中意玻璃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昊华中意玻璃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31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烧结烟气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矫正寰枢椎半脱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