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堵装置、飞行器窗及其封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82891.7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0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罗泰;李强;刘明;曹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F5/10 | 分类号: | B64F5/10;B64C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茅翊忞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堵 装置 飞行器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封堵飞行器窗的封堵装置,该封堵装置包括:封堵件,封堵件一体地成形并且完全闭合飞行器窗;密封件,密封件围绕飞行器窗的周缘设置在封堵件和飞行器窗的内侧之间;以及压接装置,压接装置中的每个固定到飞行器窗的周缘并且朝向飞行器窗的周缘压靠封堵件和密封件。这样,通过使压接装置固定到飞行器窗,并且朝向飞行器窗的周缘压靠封堵件和密封件,形成了一体化的封堵结构,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快速地实施机上改装,封堵性和密封性高,改装效率高,施工周期短,并能防止负压导致的漏水漏气,从而能够在确保封堵要求的同时,降低安装和维护成本。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飞行器窗以及用于封堵飞行器窗的封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封堵飞行器窗的封堵装置,主要用于民用飞行器改装中(如客改货、公务机改装等)封堵诸如观察窗结构之类的飞行器窗,并且还涉及包括该封堵装置的飞行器窗。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封堵飞行器窗的封堵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具有承受压力的座舱的飞行器可能需要在飞行期间承受大的压力差,飞行器观察窗用于同时将机舱内部与恶劣的外部环境隔离,同时允许飞行器上的人员能够观察到飞行器外部的环境。为了满足这些要求,通常的客运飞行器的飞行器窗包括安装到飞行器外表面的外侧透明件和安装到机舱内侧壁板的内部的内侧透明件。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将客运飞行器改装为货运飞行器。例如,在航空公司客、货运力调整中具有很大需求,特别是在诸如新冠疫情爆发期间之类的特殊时期,客运需求相对降低,而货机运力的需求格外突出,客运飞行器改装为货运飞行器是货运运力提升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公务机、行政机等改装作为在行政事务和商务活动中的交通工具,近年来也逐渐发展壮大。因此,在原有客运飞行器的改型过程中,由于功能要求和客户需求,需要将原有客运飞行器的诸如旅客观察窗之类的飞行器窗全部或部分封堵,以利于减重、密封、维护或涂装等,由此产生了观察窗封堵的改装问题。
在2008年1月3提交的、授权公告号为CN101605694B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飞行器舷窗的装配方法,其中提出了经济的外部透明元件,能够方便快速安装降低维修成本,保证内外层玻璃安装的气密和水密性。但是在该发明专利中公开的密封件等设计较为复杂,整体设计也为针对内外层玻璃密封设计,不利于飞行器窗封堵改装在飞行器上的快速实施。
在2012年2月10提交的、授权公告号为CN103534167B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飞行器窗和安装方法,其中提出一种飞行器窗,包括外部窗组件和内部窗组件。该飞行器窗可以消除内部窗腔中的凝结和结霜,可增加密封对外侧结构窗的挤压以在窗腔周围形成基本上气密性密封。窗结构包含卡接配合、互锁固定夹和接收件,其可以减少安装时间。但是在该发明专利中公开的压堵和密封件设计较为复杂,使得改装工作较复杂,不适用于在原型机上进行诸如窗框封堵之类的机上快速改装;整体设计也为针对内外层玻璃密封设计。
另外,以上公开的相关专利文献中,对于飞行器机舱内可能出现的负压情况,仅提供了单一夹片紧固件锁紧保护,该紧固件锁的失效可能会导致漏水漏气等气密问题。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在飞行器上提供快捷、可靠的封堵操作的封堵装置,使得不仅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预定改装,并且能够使封堵后的飞行器窗具有负压保护功能和电导通功能,从而使得该封堵装置安装方式简单、可实施性好、改装效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轻或消除以上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点的封堵装置以及包括该封堵装置的飞行器窗。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封堵飞行器窗的封堵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封堵装置,该封堵装置包括:封堵件,封堵件一体地成形并且完全闭合飞行器窗;密封件,密封件围绕飞行器窗的周缘设置并且设置在封堵件和飞行器窗的内侧之间;以及压接装置,压接装置中的每个固定到飞行器窗的周缘并且朝向飞行器窗的周缘压靠封堵件和密封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28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丁苯胶乳脱气装置及脱气方法
- 下一篇:变更程序识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