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室内环境监测功能的节能智能门窗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2851.2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8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启航 |
主分类号: | E06B7/02 | 分类号: | E06B7/02;E06B7/28;F04D25/08;F04D29/7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昆明市呈***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室内 环境监测 功能 节能 智能 门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室内环境监测功能的节能智能门窗,包括窗框、弹出机构、监测机构以及两个卡接机构,弹出机构安装在窗框上,监测机构安装在窗框对应弹出机构的位置,两个卡接机构对称安装在窗框上且对应监测机构的位置,弹出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板、四个弹出弹簧以及两个弹杆,两个固定板对称安装在窗框内壁的两侧,四个弹出弹簧两两为一组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固定板上,弹杆通过弹出弹簧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上。本发明,能够对室内环境进行有效的检测,并根据需要对室内进行通风换气或者加湿防干燥,从而保证了室内空气的清新程度,且方便对监测设备以及通风换气的过滤网进行拆装,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更换或者维护,因此实用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门窗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具有室内环境监测功能的节能智能门窗。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发明创造方便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对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环境也越来越关注。如室内的温度,湿度,甲醛、氨气、氡气等其它对人体有害的气体。现有的门窗作为建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传统的门窗只能够起到通风和采光的作用,功能单一,且常见的智能门窗更偏重于防盗,对于室内的环境不具有监测的功能和处理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室内环境监测功能的节能智能门窗,能够对室内环境进行有效的检测,并根据需要对室内进行通风换气或者加湿防干燥,从而保证了室内空气的清新程度,且方便对监测设备以及通风换气的过滤网进行拆装,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更换或者维护,因此实用性更强,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室内环境监测功能的节能智能门窗,包括:
窗框、弹出机构、监测机构以及两个卡接机构,所述弹出机构安装在所述窗框上,所述监测机构安装在所述窗框对应所述弹出机构的位置,两个所述卡接机构对称安装在所述窗框上且对应所述监测机构的位置;
所述弹出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板、四个弹出弹簧以及两个弹杆,两个所述固定板对称安装在所述窗框内壁的两侧,四个所述弹出弹簧两两为一组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固定板上,两个所述弹杆分别通过两个所述弹出弹簧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
所述监测机构包括监测设备、雾化组件、换气组件以及过滤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安装在所述监测设备的一侧,所述换气组件安装在所述监测设备的另一侧,所述过滤组件安装在所述监测设备上且对应所述换气组件的位置;
所述雾化组件包括水箱、水泵、喷雾管以及雾化喷头,所述水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水泵安装在所述水箱正面的下方,所述喷雾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水泵的出水管上,所述雾化喷头安装在所述喷雾管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
所述换气组件包括风机、出风管、出风罩、进风管以及进风罩,所述出风管安装在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上,所述出风罩安装在所述出风管远离所述风机的一端,所述进风管安装在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上,所述进风罩安装在所述进风管远离所述风机的一端,所述过滤组件安装在所述进风管上;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安装壳、密封门、过滤网以及安装组件,所述密封门设置在所述安装壳的正面,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安装壳的内部,所述安装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壳顶部的侧面且对应所述密封门的位置;
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架、连接弹簧、连接块、扣板以及两个拉杆,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连接弹簧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扣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块的底部,两个所述拉杆对称连接在所述连接块顶部的两侧,且所述拉杆的顶部活动贯穿所述安装架设置;
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安装轴、转动卡杆、两个卡接弹簧、操作块、限位杆以及限位槽,所述转动卡杆通过所述安装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窗框上,所述操作块通过两个所述卡接弹簧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卡杆上,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操作块靠近所述卡接弹簧一侧的中心处,且所述限位杆活动贯穿所述转动卡杆设置,所述限位槽开设在所述窗框上且对应所述限位杆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监测设备由温湿度检测仪、PM2.5检测仪、PLC控制器以及控制面板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启航,未经杨启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28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