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期货交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1968.9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5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飞;王康贵;刘英;董其君;孔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融期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4 | 分类号: | G06Q40/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施浩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期货 交易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期货交易系统,在满足所有业务需求的基础上缩短了延迟,提升了系统性能。其技术方案为:通过合理的用户数据处理线程模型、主辅业务分离处理和多用户多席位数据的无锁化处理策略,解决金融期货交易系统中数据处理慢的问题。此外,系统内部不同进程间数据的传输都采用共享内存方式,不再使用TCP或UDP的数据传输方式,降低了数据包在不同进程间传输的时延。同时对每个用户提供一个独立业务线程处理该用户的上行数据,结合根据用户划分独立的存储空间和主辅业务分离的处理方式,不仅提升了主业务数据的处理速度,同时也消除了多线程资源竞争的问题,避免了加锁对系统性能的负面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期货交易技术,具体一种极速的金融期货交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和程序化交易的盛行,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到了金融衍生品的投资领域,从而掀起了投资者对交易系统速度追求的热潮。
然而由于金融数据的数据量大的特点,使得低延迟的追求目标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另外,金融软件处理数据时,频繁的进程间通信、线程切换和共享资源的访问,也给低延时增加了技术屏障。
发明内容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期货交易系统,在满足所有业务需求的基础上缩短了延迟,提升了系统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期货交易系统,系统包括应用程序接口模块、核心处理模块、报盘模块、共享内存、内存数据库更新模块和查询模块,其中:
应用程序接口模块由请求线程和回调线程组成,与核心处理模块通过TCP连接进行数据交互,请求线程配置为在有交易需求时用户通过写TCP直接将交易指令发送到核心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回调线程配置为接收核心处理模块返回的数据并解析再返回给上层应用,应用程序接口模块还与查询模块建立TCP连接用于查询服务,根据用户业务类型的不同用户指令分为交易类请求和查询类请求,其中交易类请求直接发往核心处理模块,查询类请求发往查询模块;
核心处理模块用于与应用程序接口模块建立TCP连接,为用户分配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用户权限鉴定,接收并处理用户数据,转发数据到交易所,从交易所接收返回数据并转发到应用程序接口模块;
共享内存用于存储业务数据;
内存数据更新模块用于用户数据的持久化及通过数据落地到文件流中实现对其他服务的分发;
查询模块由查询前置线程和查询核心线程实现,其中查询前置线程配置为接收用户查询请求并解析数据包,将解析后的数据发送给查询核心线程,查询核心线程配置为先进行权限校验,通过校验后使用用户发送的数据作为条件进行检索,将检索到的数据通过查询前置线程转发给应用程序接口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期货交易系统的一实施例,应用程序接口模块与核心处理模块之间的TCP连接支持读写分离,其中请求线程负责写数据,回调线程负责读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期货交易系统的一实施例,回调线程也用于TCP心跳检测与收发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期货交易系统的一实施例,核心处理模块由一个登录线程、数个业务线程和一个交易应答处理线程实现,其中:
登录线程用于客户登录鉴权,分配授权码,分配业务线程地址及负载均衡;
业务线程用于处理用户上行交易请求,根据交易所规则进行校验在内的处理后,通过交易所应用程序接口上报交易所;
交易应答处理线程配置为处理交易所返回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融期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融期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19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