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免电弧击穿的网络设备检测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81687.3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4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金闻闻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闻中闻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36 | 分类号: | G01R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天元***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电弧 击穿 网络设备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网络检测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避免电弧击穿的网络设备检测笔装置,包括导电杆,所述导电杆的外侧卡接有绝缘装置,所述绝缘装置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凸缘,所述第一外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氖管,所述氖管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气囊,所述氖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波纹管。该避免电弧击穿的网络设备检测笔装置,通过导电杆、气囊的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网络检测笔装置简单的问题,利用化学反应,使得检测透光笔内部有效避免被电弧击穿的危险,在检测发生意外时可以轻松以及及时的断开,便于进行检测,实现了提高设备可靠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避免电弧击穿的网络设备检测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网络检测设备,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由于现有技术的网络检测笔装置简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利用人体作为电阻会发生漏电的危险,使得检测透光笔的危险性增大,不方便使用;
第二、现有技术的检测笔的导电部位结构固定,不易拆卸,且在检测时发生意外就不能及时断开,无法智能制造,不便于进行检测。
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者提供了一种避免电弧击穿的网络设备检测笔装置,通过导电杆、气囊的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网络检测笔装置简单的问题,利用化学反应,使得检测透光笔内部有效避免被电弧击穿的危险,在检测发生意外时可以轻松以及及时的断开,便于进行检测,实现了提高设备可靠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免电弧击穿的网络设备检测笔装置,具备实用性高、可靠性高的优点,解决了实用性低、可靠性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实用性高、可靠性高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免电弧击穿的网络设备检测笔装置,包括导电杆,所述导电杆的外侧卡接有绝缘装置,所述绝缘装置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凸缘,所述第一外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氖管,所述氖管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气囊,所述氖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检测电路装置,所述检测电路装置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连接阀,所述连接阀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顶端设置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底端设置有转动块,所述第二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开关,所述第二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加热阻丝,所述氖管与支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绝缘装置与凸缘均与弹簧固定连接,因此,通过绝缘装置,可以保护导电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一转动件均与弹簧固定连接,因此,通过弹簧的弹性,起到连接与减小震动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气囊设置不少于两个,关于导电杆中心线均匀分布,所述氖管与检测电路装置电连接,所述气囊的内部设置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与连接阀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按压块与第一壳体均与弹簧固定连接,第一壳体的底端设置有转动板,因此,通过弹簧的弹性,起到连接与减小震动的作用,通过第一壳体,可以存储亚硝酸钠和氯化铵的晶体,通过第二外壳内部的水溶液进行反应,得到氮气。
优选的,所述第二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第二外壳的上端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连杆与支架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免电弧击穿的网络设备检测笔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闻中闻贸易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闻中闻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16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