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汽化烟道取样孔自动清堵系统及清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81442.0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6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辉;李新强;边靖;高璐;吴量;马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C21C5/4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赵娇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汽化 烟道 取样 自动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炉汽化烟道取样孔自动清堵系统及清堵方法,吹扫管线、吹扫驱动管线、取样驱动管线、捅针驱动管线、阀组驱动管线一端分别与氮气输入管线连接,吹扫管线另一端连接取样管线,吹扫驱动管线另一端连接吹扫管线,取样驱动管线另一端连接取样管线,捅针驱动管线另一端连接捅针,阀组驱动管线另一端连接取样孔控制阀组,所述捅针与取样孔控制阀组位置相对,取样孔控制阀组另一端连接转炉汽化烟道取样孔,并且捅针、取样孔控制阀组和转炉汽化烟道取样孔处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取样管线一端连接转炉汽化烟道取样孔,取样管线另一端连接PT检测仪表,所述吹扫驱动管线、取样驱动管线、捅针驱动管线和阀组驱动管线分别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转炉汽化烟道清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炉汽化烟道取样孔自动清堵系统及清堵方法。
背景技术
氧气转炉炼钢烟气是转炉炼钢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转炉烟气中煤气、含铁粉尘要实现回收和利用,由于转炉炼钢烟气温度高达1600多度,因此转炉烟气产生后经过的第一道工序就是用汽化冷却烟道进行降温,同时对换热产生的蒸汽进行回收。为了使煤气回收量更大,并有效精确控制系统风机转速,经常在烟道上设置取压等装置。由于烟道内烟气温度高,且经常混杂着燃烧的粉末或钢渣,特别是离炉口较近的烟道上,检测取样孔经常被钢渣或灰尘封堵,在转炉非吹炼阶段,温度稍微降低后又容易冷凝固定,常规的以氮气吹扫的方式清理检测孔封堵容易造成清理不彻底或者根本清理不通,久而久之检测信号不准确等现象时有发生,情形严重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转炉汽化烟道取样孔自动清堵系统及清堵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汽化烟道内工况环境恶劣,取压等检测装置取样孔时常被堵塞,目前采用的常规氮气等吹扫装置难以稳定可靠清理的问题。
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炉汽化烟道取样孔自动清堵系统,包括吹扫管线、吹扫驱动管线、取样驱动管线、取样管线、取样孔控制阀组、捅针驱动管线、阀组驱动管线、捅针和控制组件,所述吹扫管线、吹扫驱动管线、取样驱动管线、捅针驱动管线、阀组驱动管线一端分别与氮气输入管线连接,其中吹扫管线另一端连接取样管线,吹扫驱动管线另一端连接吹扫管线,取样驱动管线另一端连接取样管线,捅针驱动管线另一端连接捅针,阀组驱动管线另一端连接取样孔控制阀组,所述捅针与取样孔控制阀组位置相对,取样孔控制阀组另一端连接转炉汽化烟道取样孔,并且捅针、取样孔控制阀组和转炉汽化烟道取样孔处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取样管线一端连接转炉汽化烟道取样孔,取样管线另一端连接PT检测仪表,所述吹扫驱动管线、取样驱动管线、捅针驱动管线和阀组驱动管线分别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取样管线包括两个取样手动阀和一个取样气动阀,取样气动阀两端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取样手动阀,所述一个取样手动阀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转炉汽化烟道取样孔,另一个取样手动阀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PT检测仪表。
优选的,所述吹扫管线包括两个吹扫手动阀和一个吹扫气动阀,其中吹扫气动阀两端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吹扫手动阀,所述一个吹扫手动阀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氮气输入管线的氮气总阀,另一个吹扫手动阀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到取样手动阀与转炉汽化烟道取样孔之间的管道上。
优选的,所述取样驱动管线包括取样驱动手动阀、取样驱动电磁阀和取样驱动气缸,其中取样驱动手动阀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氮气输入管线的氮气总阀,取样驱动手动阀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取样驱动电磁阀,取样驱动电磁阀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取样驱动气缸,取样驱动气缸有杆端连接取样气动阀,所述取样驱动电磁阀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吹扫驱动管线包括吹扫驱动手动阀、吹扫驱动电磁阀和吹扫驱动气缸,其中吹扫驱动手动阀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氮气输入管线的氮气总阀,吹扫驱动手动阀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吹扫驱动电磁阀,吹扫驱动电磁阀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吹扫驱动气缸,所述吹扫驱动气缸有杆端连接吹扫气动阀,吹扫驱动电磁阀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1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