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弹性波共振调控的水中目标声标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80210.3 | 申请日: | 2021-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9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周富霖;范军;周彦玲;王斌;唐叶峰;黄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S1/72 | 分类号: | G01S1/72;G01S5/18;G01S11/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弹性 共振 调控 水中 目标 标识 装置 | ||
1.一种基于弹性波共振调控的水中目标声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含弹性球组合结构(1,2)、透声外壳(3)、弹性连接杆(4)、弹性绳(5)、流水网孔(6)和螺栓(7);
所述的弹性球组合结构(1,2)包含两个特定半径的高分子聚合物实心球;
所述的透声外壳(3)包括两个半壳体,两个半壳体之间用多个高分子材料螺栓(7)封闭连接构成两端成圆顶的柱状体;该透声外壳(3)的表面均匀地分布有若干流水网孔(6),网孔采用尼龙网封闭,所述的透声外壳(3)的两端设有供与其他装置相连的连接环;
所述的弹性连接杆(4)分别将所述的两个实心球的中心固定地连接在所述的透声外壳(3)的中轴线上并不碰及所述的透声外壳(3)的内壳表面,两个实心球之间通过所述的弹性绳(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弹性波共振调控的水中目标声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绳(5)包含十个弹力绳,将弹性球组合结构(1,2)和透声外壳(3)进行多方位弹性连接,使组合球在壳体中稳定地处于中心悬空状态,所述的弹力绳的长度为发射最低频率对应波长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弹性波共振调控的水中目标声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球组合结构(1,2)的两个特定半径的高分子聚合物实心球的不同半径球的组合构成不同的声学编码,两个弹性球的半径大小与Rayleigh弹性波低频共振峰对应的共振频率满足反比关系,经过高分子聚合物弹性球中Rayleigh波相速度共振理论计算并经过试验验证,得到适用于6k-10.5kHz频段的几种易于声学编码的组合方式如下:
当组合半径为a4=65mm,a1=45mm,则声学编码为100;
当组合半径为a2=50mm,a2=50mm,则声学编码为010;
当组合半径为a1=45mm,a1=45mm,则声学编码为001;
当组合半径为a3=60mm,a1=45mm,则声学编码为101;
当组合半径为a4=65mm,a2=50mm,则声学编码为110;
当组合半径为a2=50mm,a1=45mm,则声学编码为011;
当组合半径为a3=60mm,a2=50mm,则声学编码为11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弹性波共振调控的水中目标声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声外壳(3)具有透声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021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加纳米TiC强韧化马氏体钢的方法
- 下一篇:自动无线通信协议切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