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人的人机协作控制方法、装置和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79249.3 | 申请日: | 2021-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6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曾献文;刘益彰;陈金亮;张美辉;熊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B25J13/08;B25J1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梁韬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人机 协作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机器人的人机协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多个机械臂的机器人,每个机械臂末端在不同运动方向上设有各自的控制模式,所述不同运动方向包括负载接触面的法线方向,所述法线方向设有导纳力控模式,所述多个机械臂能用于当接触负载时在所述法线方向上受到方向相反的作用力,所述方法包括:
在依据所述导纳力控模式控制每个机械臂末端在沿所述负载接触面的法线方向上的实际接触力达到期望作用力的情况下,检测是否存在外界施加于任意机械臂末端和/或所述负载上的外力;
若存在外力,则根据每个机械臂末端在各个运动方向上受到的外力分量依据对应运动方向上的控制模式计算对应方向上的位置偏移量,根据对应机械臂在每个运动方向上的位置偏移量和受到所述外力时的初始位置控制所述对应机械臂进行运动以响应负载跟随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是否存在外界施加于任意机械臂末端和/或所述负载上的外力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控制对应机械臂末端保持与所述期望作用力相等的实际接触力的情况下,依据预设规划路线控制所有机器臂运动到目标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运动方向包括与所述负载接触面的法线方向垂直的重力方向、与所述重力方向和所述法线方向分别垂直的另一方向,所述重力方向和所述另一方向上各自设有导纳阻抗模式或导纳拖动模式,每个机械臂末端在所述重力方向上和所述另一方向上设有对应的预设阈值;
计算对应机械臂末端在所述重力方向或所述另一方向上的位置偏移量,包括:
根据对应机械臂末端在重力方向或另一方向上受到的外力分量与对应的预设阈值之间的差值依据对应方向上的控制模式计算所述对应机械臂末端在重力方向或另一方向上的位置偏移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纳阻抗模式下,当检测到外力分量消失预定时间时,控制所述机械臂末端在对应运动方向上返回至受到外力分量时的初始位置;
在所述导纳拖动模式下,当检测到外力分量消失时,控制所述机械臂末端在对应运动方向上停留在当前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纳阻抗模式的控制方程为:
;
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纳拖动模式的控制方程为:
;
其中,为机械臂末端在所述重力方向或所述另一方向上受到的外力分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924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