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避免浊气自锁于室内的置换通风式建筑物及室内表面材料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179175.3 申请日: 2021-02-08
公开(公告)号: CN112814145A 公开(公告)日: 2021-05-18
发明(设计)人: 沈景华;吴捷;陈守恭;彭旭辉;田雨;李东会;田真;韩冬辰;张洁;李晓晗;薛朝阳;徐樑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大学
主分类号: E04B1/00 分类号: E04B1/00;E04B1/80;F24F7/003;F24F7/007;F25B23/00
代理公司: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代理人: 李艾
地址: 215000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避免 浊气 室内 置换 通风 建筑物 表面 材料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避免浊气自锁于室内的置换通风式建筑物及室内表面材料装饰板,置换通风式建筑物包括房体、向房体内部输入新鲜空气的送风系统以及将房体内部含有浊气的空气排出的排风系统,房体的室内空间上表面为低导热表面或者房体的室内空间上表面和侧表面上段均为低导热表面,低导热表面的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1W/(mK)。室内表面材料具有用于朝向室内空间的低导热表面,低导热表面的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1W/(mK)。本发明阻止热浊气被迅速冷却而下沉,从而使热浊气停留在室内空间的上层附近,直至排出室外,由此实现真正的置换通风,从而避免室内交叉感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房屋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免浊气自锁于室内的置换通风式建筑物及室内表面材料。

背景技术

置换通风的原理是基于空气密度差形成的热空气上升和冷空气下降。以小于0.2m/s风速,低于室内空气温度从房间底部送风。置换通风系统应用于欧洲的高热负荷工业建筑已有40多年,1978年德国柏林的一家铸造车间首先采用了置换通风装置。近30年置换通风系统在北欧国家的非工业建筑中也逐渐流行起来,如写字楼、学校、剧院等,例如丹麦哥本哈根大剧院。在我国,清华大学对置换通风与混合通风(稀释通风)在供冷季运行情况进行了研究,得出置换通风更节能;同时对置换通风不同风量下颗粒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风量对不同粒径的颗粒分部影响很大,小粒径颗粒(PM2.5)在房间上部区域浓度比较大,大粒径颗粒(PM10)在房间下部区域浓度比较大。同济大学建立气流实验室对置换通风气流特性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并通过改变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简要分析其对气流组织的影响,提供了评价置换通风方式舒适性的参考数据;同时也开展了置换通风和冷却顶板复合系统的分析研究。东华大学多次参与法国LET实验室关于置换通风系统干扰因素的实验研究,例如水蒸气对置换通风系统性能的影响。华中科技大学学者应用CFD技术对置换通风系统的参数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置换通风系统各项参数的确定方法,使得设计的系统既能保证室内较高的空气品质,又能防止出现垂直温差过大及吹风感等现象。随着计算流体力学在暖通中的应用,相应开展了大量置换通风流场、温度场、浓度场和含湿量分布的数值模拟的研究,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参见图1,为置换通风时室内烟雾分布图。置换通风用新风置换全屋空气,排出屋内原来的空气,即借助室内人体热源的热羽流形成近似活塞流进行室内空气的置换。

现有技术中,室内的天花板表面材料一般导热系数较高,铝合金面板230W/(m·K),混凝土楼板1.5W/(m·K),石膏板0.3W/(m·K),保温石膏0.07W/(m·K),软木0.05W/(m·K),热浊气遇天花板被冷却而下沉,导致热浊气不能迅速排出,引起交叉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浊气自锁于室内的置换通风式建筑物及室内表面材料。避免浊气自锁于室内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避免浊气自锁于室内的置换通风式建筑物,包括房体、向所述房体内部输入新鲜空气的送风系统以及将所述房体内部含有浊气的空气排出的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房体的室内空间上表面为低导热表面或者所述房体的室内空间上表面和侧表面上段均为低导热表面,所述低导热表面的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1W/(mK)。

进一步的,所述低导热表面为低导热材质板体的表面或涂覆于板体上的低导热材质涂层的表面或涂覆于建筑物内壁上的低导热材质涂层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低导热材质板体为软木板或保温石膏板或玻璃纤维板,所述低导热材质涂层为聚苯颗粒保温砂浆或气凝胶保温材料或无机纤维喷涂保温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房体为密封保温房体。

本发明还提供另外一个技术方案:一种避免浊气自锁于室内的室内表面材料,所述室内表面材料具有用于朝向室内空间的低导热表面,所述低导热表面的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1W/(mK)。

进一步的,所述低导热表面为低导热材质板体的表面或涂覆于板体上的低导热材质涂层的表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91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