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结构的型材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9151.8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7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金亿联物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7/00 | 分类号: | F16B7/00;F16B7/18;F16B5/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三乡***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结构的型材,包括一组特定的几何体形状的单元模块,所述单元模块包括曲面几何体和平面几何体,所述曲面几何体为有曲面参与其中的曲面立体,所述平面几何体为由纯平面围成的平面立体,所述单元模块设有凹凸状的突起和槽状结构,所述模块化结构的型材由单元模块通过凹凸状的突起和槽状结构相互咬合相互作用进行纵向、横向或叠加排列构成。本发明能够根据型材要求的尺寸进行组合,在裁剪制作各种规格型材产品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的边角料,降低了材料浪费,产品的制作工艺比较简单,拆装方便,便于回收利用,不对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型材应用的所有领域,如包装、家具家装、板式建筑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块化结构的型材。
背景技术
所谓型材,是指具有一定断面形状和尺寸的直条。通常是指铁或钢以及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如塑料、铝、玻璃纤维、木材等)通过轧制,挤出,铸造,刨削等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直条物体。
单元模块结构型材是指由一组特定的几何体形状的单元模块进行纵向、横向或叠加排列构成的直条状型材。包括曲面立体单元模块结构的型材和平面立体单元模块结构的型材两种形态。组合成型材的单元模块为有曲面(至少有一个横截面含有曲线)参与其中的曲面几何体,称为曲面立体单元模块结构的型材。组合成型材的单元模块为纯由平面围成的平面几何体,称为平面立体单元模块结构的型材。
现有型材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
1、市购的铝、铁、不锈钢、塑料及复合等材质型材,一般长度在4-8米,木质型材长度也在2米以上。而现实使用过程中对型材要求的尺寸千差万别,这就导致裁剪制作各种规格型材产品过程中,产生大量边角料,造成极大的材料浪费。
2、产品制作工艺:使用型材制作产品,常见的材质拼装连接工艺有如下几种:铆合、胶粘、冲压、焊接、注塑、热合等工艺进行拼装连接。这些传统成型工艺技术含量高,制作工艺复杂,拆装困难,难于回收利用。
3、对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由于上述型材使用过程工艺复杂、拆装困难,难于回收利用,造成资源极大的浪费。
综上所述,开发一种制作工艺简单、便于拆装、可随意组合成任意尺寸、供全社会重复使用的单元模块结构型材,对减少资源浪费、促进资源的再生利用、保护地球环境,具的重大现实意义和巨大的商业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结构的型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结构的型材,所述模块化结构型材包括一个第一单元模块、一个第三单元模块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单元模块,所述第二单元模块设置在第一单元模块和第三单元模块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单元模块、第二单元模块、第三单元模块横向排成直条型型材,所述相同的单元模块进行叠加,构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单元模块,所述叠加构成的相同厚度的单元模块按上述顺序进行横向排列,构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型材。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元模块、第三单元模块横向排列形成直条型型材,所述相同的单元模块进行叠加,构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单元模块,所述叠加构成的相同厚度的单元模块进行横向排列,构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型材。
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二单元模块横向排列,形成直条型型材,所述第二单元模块进行叠加,构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单元模块,所述相同厚度的单元模块进行横向排列,构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型材。
优选的,所述单元模块包括曲面立体单元模块和平面立体单元模块,所述曲面立体单元模块至少有一个横切面为曲面,所述平面立体单元模块任意横切面均不包含曲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元模块和第三单元模块的一端均设有凹凸状的突起和槽状结构,所述第二单元模块两端设有凹凸状的突起和槽状结构,所述第二单元模块、第一单元模块和第三单元模块之间通过凹凸状的突起和槽状结构相互横向咬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金亿联物流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金亿联物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91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