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前装饰碰撞缓冲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78966.4 | 申请日: | 2021-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1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曾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昌市鑫东穗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9 | 代理人: | 林玲 |
| 地址: | 512200 广东省韶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装饰 碰撞 缓冲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前装饰碰撞缓冲装置,包括前泵把和绞盘框,还包括设置在前泵把和绞盘框之间的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板,缓冲板的两端分别与前泵把和绞盘框相连,缓冲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缓冲部,缓冲部曲折设置,本发明不仅可以及时吸附外力撞击产生的绝大部分能量,从而保护车头结构,并大大减少车主所承受的撞击力,而且生产效率及通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装饰碰撞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汽车前泵把或护杠类产品大部分没有碰撞缓冲功能,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区的国家对于碰撞缓冲结构是没有需求的、所使用的前泵把、前护杠产品并不具备碰撞缓冲功能,对车主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只有在澳洲市场对于气囊碰撞弹出要求较高、在ADR69/00上并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要求,因此从使用广泛度及安全程度来说,为了提高安全性,前泵把或护杠产品设计碰撞缓冲装置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装饰碰撞缓冲装置,不仅可以及时吸附外力撞击产生的绝大部分能量,从而保护车头结构,并大大减少车主所承受的撞击力,而且生产效率及通用性高。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前装饰碰撞缓冲装置,包括前泵把和绞盘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泵把和绞盘框之间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泵把和绞盘框相连,所述缓冲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曲折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装置对称设置在所述绞盘框的左右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部的截面呈S形。
进一步地,所述绞盘框的左右两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车身大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部的弯折处均匀设置有缓冲孔。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孔的数量为3个。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缓冲加强件,所述缓冲加强件设置在缓冲板的一侧,用于加强所述缓冲板的承重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加强件包括缓冲加强板A和缓冲加强板B,所述缓冲加强板A垂直设置在所述缓冲板一侧,且所述缓冲加强板A的上端面与缓冲板的上端面平齐,所述缓冲加强板B垂直设置在所述缓冲板一侧,且所述缓冲加强板B的下端面与缓冲板的下端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加强板A和缓冲加强板B靠近所述缓冲部的位置均设置有避空位。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汽车前泵把和绞盘框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在保证绞盘框可以正常满足越野拉拽功能的前提下,当前泵把产品在发生外力撞击时,通过缓冲装置上的缓冲板受力变形,及时吸附外力撞击产生的绝大部分能量,从而保护车头结构,并大大减少车主所承受的撞击力。当发生强烈撞击时可吸附绝大部分撞击能量,配合气囊弹出对车内人员进行保护,当发生低速撞击时可吸附撞击能量,避免气囊弹出,并且结构简单,通用于各种泵把类产品。
本发明不仅可以及时吸附外力撞击产生的绝大部分能量,从而保护车头结构,并大大减少车主所承受的撞击力,而且生产效率及通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缓冲装置的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初始状态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工作状态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昌市鑫东穗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未经乐昌市鑫东穗汽车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89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