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像组件立体电路及内窥镜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78860.4 | 申请日: | 2021-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0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涛;陈兴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04 | 分类号: | A61B1/04;A61B1/00;A61B1/05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常宝 |
| 地址: | 2011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像 组件 立体 电路 内窥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像组件立体电路及内窥镜,包括一体成型的电路结构件;电路结构件包括安置本体部和传输线缆安装部,传输线缆安装部成型在安置本体部的第一端,安置本体部上形成有电子元件安装区域,安置本体部上成型多路线路,多路线路沿安置本体部分布,分别在安置本体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形成接触导通部,成型在安置本体部第一端的线路上的接触导通部与所述传输线缆安装部对应;对应于电子元件安装区域的线路分别在电子元件安装区域内形成接触导通部。本方案通过将元件所安装的区域形成一体式结构且相互导通,整体提高了线路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内镜中的成像技术。
背景技术
内窥镜先端部具有摄像系统、水气系统、照明系统、结构装置等,可以通过插入部经天然孔道进入体内,进行临床诊疗。参见图1,其中摄像系统包含光学镜头1、图像传感器2、电路模块3、电子元件4、保护外壳5、传输线缆6。
经过自然腔体内反射的光线,通过光学镜头1进入图像传感器2,图像传感器2承载于电路模块3,其中电路模块3由“横”板31、“竖”板32两块FR4电路板拼接而成,从而实现纵向细长结构,装配于金属保护外壳,此外,传输线缆包含四根相互独立的传输导线,分别焊接于电路模块中“竖”板32。
在满足结构紧凑的保护外壳5内控装配的前提下,为保证图像信号的有效传输,传输线缆6与“竖板32”焊接处和电子元件4引脚均需要做好绝对的绝缘防护,否则即会出现电路短路,导致摄像系统失效。
如图2所示,其所示为传统摄像系统在端部座中的安装结构示例。由图可知,内窥镜的硬端部承载摄像系统10、照明光窗8、器械通道9、照明光纤7。内窥镜临床应用要求摄像系统的结构需满足内窥镜前端硬质部所包含的功能组件的结构空间使用,同时满足更小尺寸的内窥镜硬端部和更大尺寸的器械通道9。
据此,现有的摄像系统构成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结合图1所示):
(1)现有摄像系统中的电路模块3由横板31和竖板32拼焊组成,焊接存在误差,导致电路模块3的整体结构的纵向线性误差较大,影响装配;
(2)现有摄像系统中的电子元件4焊接于电路模块3的表面,不包含任何绝缘保护,存在与金属保护外壳5产生短路的风险;
(3)现有摄像系统中的传输线缆6内包含四根导线,焊接于电路模块3表面,不包含任何绝缘保护,存在与金属保护外壳5产生短路的风险。
由此可见,如何能够提高内窥镜摄像系统的可靠性为本领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于现有内窥镜中摄像系统构成方案存在可靠性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组件立体电路,其摒弃现有摄像系统中元器件的焊接方案,极大的提高了整个方案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采用该成像组件立体电路的内窥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成像组件立体电路,安装于内窥镜头端,包括一体成型的电路结构件和图像传感器;
所述电路结构件包括安置本体部和传输线缆安装部,所述传输线缆安装部成型在安置本体部的第一端,所述安置本体部上形成有电子元件安装区域,所述安置本体部上直接成型多路线路,所述多路线路沿安置本体部分布,分别在安置本体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形成接触导通部,成型在安置本体部第一端的线路上的接触导通部与所述传输线缆安装部对应;对应于电子元件安装区域的线路分别在电子元件安装区域内形成接触导通部;
所述图像传感器置于安置本体部第二端。
进一步地,所述线路由激光直接成型工艺直接在安置本体部上镀化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多路线路中的每条连续线路均连通所述图像传感器、所述电子元件安装区域和所述传输线缆安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88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和形成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