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8554.0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5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西娅芳;林科;陈平;熊攀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何志军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包括触控显示面板和光源结构的触控显示装置。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触控走线层,以及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所述光源结构设置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侧,用于向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发光。其中,所述触控走线层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的衬底表面,或所述触控走线层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的衬底表面。本申请有效降低产品厚度,利于实现超薄产品设计,并有效降低成本。且本申请可以应用于RLCD显示屏或墨水屏,并带有前置光源结构,可有效减轻显示器对人眼造成的伤害、并提高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终端向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数字化发展,显示器在越来越多的场合取代了纸张等传统的信息载体。显示器有多种分类,目前液晶显示器应用最为广泛。
由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放射出的光线包括对眼睛有害的蓝光,故传统液晶显示器对眼睛的损害是严重的,且该损害不可逆转。显示器厂商对此推出一种反射型液晶显示器(Re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RLCD)。反射型液晶显示器通过反射自然环境的光点亮屏幕,因此不需要背光源,能够从根本上消除有害蓝光,达到用户的护眼需求。通过配置触控感应结构,还可以使得RLCD支持触控功能。
现有的支持触控功能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为外挂式触控方案,即触控走线层制作到玻璃等基材上形成触控组件,再通过光学胶贴合在盖板与反射型液晶显示面板之间。由于承载触控走线层的基材本身相对偏厚(40um以上),不利于超薄产品的设计实现。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可有效减轻显示器对人眼造成的伤害、且可以实现超薄产品的设计并有效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触控显示面板,其包括触控走线层,以及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其中,所述触控走线层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的衬底表面,或所述触控走线层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的衬底表面;光源结构,设置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侧,用于向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发光。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偏光片,设置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背离所述显示侧的一侧;第二偏光片,设置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侧,并位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与所述光源结构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面板驱动器件;所述面板驱动器件设置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背离所述显示侧的一侧,并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连接至所述阵列基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彩膜基板还包括色阻层;所述色阻层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的衬底的背离所述触控走线层的一侧;或所述触控走线层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的衬底与所述色阻层之间,且所述触控走线层与所述色阻层之间设置有保护层。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触控走线层通过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装置的面板驱动器件相连。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阵列器件层;所述触控走线层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的衬底与所述阵列器件层之间,且所述触控走线层与所述阵列器件层之间设置有保护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光源结构包括:光源组件以及导光板,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导光板并排设置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光源结构的远离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侧的盖板。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通过在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侧设置光源结构,并在彩膜基板/阵列基板的衬底表面设置触控走线层,提供了一种带有前置光源结构的触控显示装置。相比于现有采用外挂式触控方案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本申请有效降低产品厚度,利于实现超薄产品设计;且采用彩膜基板的衬底承载触控走线层,无需为触控走线层单独设置基板,降低产品厚度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且本申请可以应用于RLCD显示屏或墨水屏,并带有前置光源结构,可有效减轻显示器对人眼造成的伤害、并提高显示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85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