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外窗除湿卷帘及太阳能再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78374.2 | 申请日: | 2021-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6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李文菁;苏欢;曾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E06B9/40;E06B9/78;E06B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陈巍 |
| 地址: | 4111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除湿 卷帘 太阳能 再生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外窗除湿卷帘及太阳能再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涉及空气除湿技术领域。该建筑外窗除湿卷帘及太阳能再生装置,包括卷帘盒,所述卷帘盒下表面位置固定连接有双层通风窗,所述卷帘盒两平行侧壁位置之间转动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任意一端与卷帘盒贯穿转动连接,且固定轴位于卷帘盒外一端贯穿固定连接有拉珠制头,所述拉珠制头位置设置有拉珠绳,所述卷帘盒内设置有除湿卷帘,所述除湿卷帘与卷帘盒下表面位置贯穿滑动连接,所述除湿卷帘顶部位置缝合有连接布,所述连接布与固定轴贯穿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利用太阳能对除湿卷帘进行再生,大大减少了指示颗粒的再生能耗,且功能丰富比较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除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外窗除湿卷帘及太阳能再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除湿是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当空气的温度降低至其露点温度时,空气中的部分水分将发生凝结,变成水雾或水滴,这对工业生产有着严重的影响,墙面的结露将会逐渐破坏墙体,削弱其保温性能;空气中形成的水雾可使仓库中的储存物品发生霉变,会影响某些工业产品的品质;这时,我们需要采取良好的除湿措施。除工业生产外,除湿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人们居住生活环境的影响。室内的高湿空气将会引起墙面、家具和衣物等物品的霉变,使其遭到破坏的同时,其散发到空气中的霉菌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巨大隐患。同时,空气湿度还会影响人们的舒适度。夏天时,干燥的空气会使我们感到更加凉爽,与之相反的是“闷热”。可见,除湿是我们生活中能有效改善生活质量的措施。
固体吸湿剂与建筑构件的融合、固体除湿剂采用太阳能辅助再生,仍存在一些技术问题需解决,如,首先,固体吸湿剂如何跟建筑构件融合?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将固体吸湿剂与砂浆融合形成调湿砂浆,但除湿效果有限;二是固体除湿剂采用太阳能的辅助再生,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太阳能集热器,即将太阳能经集热器后转化为热能再传递给空气(热风)对除湿剂进行再生,此过程存在太阳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三是要解决固体吸湿剂与建筑构件融合时投资少、系统简单、功能多样、节能效果优良等问题。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设计制造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灵活、节能效率高的建筑除湿构件并兼顾太阳能利用是室内除湿所面临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外窗除湿卷帘及太阳能再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解决了室内除湿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外窗除湿卷帘及太阳能再生装置,包括卷帘盒,所述卷帘盒下表面位置固定连接有双层通风窗,所述卷帘盒两平行侧壁位置之间转动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任意一端与卷帘盒贯穿转动连接,且固定轴位于卷帘盒外一端贯穿固定连接有拉珠制头,所述拉珠制头位置设置有拉珠绳,所述卷帘盒内设置有除湿卷帘,所述除湿卷帘与卷帘盒下表面位置贯穿滑动连接,所述除湿卷帘顶部位置缝合有连接布,所述连接布与固定轴贯穿固定连接,所述除湿卷帘内设置有回形设置的加热丝,所述除湿卷帘表面位置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指示颗粒。
优选的,所述双层通风窗位于室外一侧上方位置设置有外上通风孔,所述双层通风窗靠近外上通风孔一侧下方位置开设有外下通风孔,所述双层通风窗远离外上通风孔一侧上方位置开设有内上通风孔,所述双层通风窗靠近内上通风孔一侧下方位置开设有内下通风孔。
优选的,所述双层通风窗内壁位于内下通风孔和外下通风孔上方位置固定连接有微型风机。
一种建筑外窗除湿卷帘及太阳能再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除湿模式和再生模式,除湿模式为对室内空气的除湿模式和室外空气的除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程学院,未经湖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83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