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紫外老化太阳能光伏背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78216.7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0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焦华;蔡书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聚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23/12;C08L23/20;C08K9/02;C08K7/26;C08K3/38;H01L31/049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张静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老化 太阳能 背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光伏背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耐紫外老化太阳能光伏背板及其制备方法。背板包括PO内层和PO外层;PO外层的制备原料包括聚烯烃基料和介孔材料。本发明提供的高耐紫外老化太阳能光伏背板具有以下优点:(1)背板的耐紫外老化性优异,能够有效反射紫外辐射,断裂伸长保持率高达70%以上;(2)背板的耐湿热老化性强,高湿高温条件下不易出现破损、开裂、弯曲缺陷,为电池组提供了有效保护屏障;(3)原料绿色环保,避免使用传统含氟材料,在优化背板使用性能的同时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光伏背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耐紫外老化太阳能光伏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背板设置在光伏组件的最外层,是光伏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起到封装作用,同时还保证光伏电池不受环境影响,对电池片提供保护、支撑作用,使电池组件免受水汽侵蚀、将电池组件与氧气阻隔以防止氧化,确保电池组件的使用寿命。早期的光伏电池背板采用TPT结构,即Tedlar/PET/Tedlar结构,其中Tedlar为杜邦公司所生产的PVF(聚氟乙烯)薄膜,以杜邦公司的Tedlar为基材的背板主导了大份额的光伏背板市场,PVF膜的结构稳定、耐环境变化,但是薄膜表面较易出现针孔,薄膜的水汽阻隔能力较差;同时PVF材料本身含氟量小,所以PVF薄膜需要有足够的厚度来保证其性能,但随之而来的是氟材料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随着光伏组件行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注意力投向光伏背板的设计与优化,改善我国背板市场对于国外光伏背板产品的依赖、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背板产品成为国产背板生产企业的研发生产趋势。
中国专利CN201811352136.3公开了一种光伏背板,包括PET膜层、聚偏氟乙烯膜层和粘结层;该光伏背板PET膜层为基层通过粘结层的粘结作用,在PET膜层上覆盖一层聚偏氟乙烯膜层,聚偏氟乙烯膜层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可以阻挡PET膜层表面的紫外线照射,提高材料的抗老化性能。但是该发明一方面采用含氟材料,难以回收,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相悖,另一方面PET材料在湿热条件下容易出现开裂、脱层、附着力下降的缺陷,难以持久发挥保护作用,应用于太阳能光伏背板的弊端已在市场中逐渐显现。基于此,探究一种绿色环保、高耐紫外老化、持久耐用、为电池组件提供有力保护的太阳能光伏背板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高耐紫外老化太阳能光伏背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背板原料含氟不环保,容易紫外老化、开裂脱胶,使用寿命短的缺陷;得到了一种绿色环保、高耐紫外老化、持久耐用、为电池组件提供有力保护的太阳能光伏背板。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包括PO内层和PO外层;PO外层的制备原料包括聚烯烃基料和介孔材料。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PO外层的制备原料中介孔材料的重量占PO外层总重量的4-10wt%。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PO外层的制备原料中介孔材料包括硅系介孔材料和/或非硅系介孔材料。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PO外层的制备原料中聚烯烃基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PO内层的制备原料包括聚烯烃基料和导热填料。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PO内层的制备原料中导热填料的重量占PO内层总重量的3-7wt%。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高耐紫外老化太阳能光伏背板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包括:
S1.按照配方量称取PO内层原料,混合均匀,送入造粒机中,得到母粒一;
S2.按照配方量称取PO外层原料,混合均匀,送入造粒机中,得到母粒二;
S3.将S1步骤制备的母粒一和S2步骤制备的母粒二共挤,出料,即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聚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聚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82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