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华北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的轻简化节水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78107.5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6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孙振才;王志敏;周晓楠;许行春;刘影;杜承航;张英华;王润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华北 冬小麦 玉米 轮作 系统 简化 节水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华北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种植制度的轻简化节水栽培方法。本发明主要针对华北地下水漏斗区,根据周年降水的季节性分配不均及两种作物根系分布和吸水深度不同的特性,提出了小麦播前一次性灌溉贮水、配合一次性施肥,夏玉米播后一次性灌溉补墒、配合一次性施肥,全年灌溉量约100方,全年亩产量达1000kg(吨粮田),与现行小麦春浇两水模式相比,周年粮食产量相当,而灌溉量减少了约100方,施氮量减少了20‑25%,大大减少每年对地下水的开采,可缓解水资源短缺。同时随着灌溉和施肥减少,劳动力、电力等相关投入大大降低,节本减耗增效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华北地下水资源短缺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的轻简化的节水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华北平原水资源紧缺,农田灌溉主要依靠地下水,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常规生产田水肥投入量大,冬小麦灌溉3~4次或更多,夏玉米灌溉1~2次或以上,全年亩灌溉量230~300m3,亩施氮量32~36kg,水肥高投入导致地下水严重超采和土壤氮素淋洗损失,高污染、高排放问题突出,生态环境恶化。同时,随着农村大量劳力外出,农户种植规模扩大,人工多次灌溉已成为农民重大负担,投入成本增加严重影响种植效益。近年来,国家实施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要求大幅度压减灌溉用水,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因此,为协调粮食安全、生态保护和农民收益,迫切需要节水、节肥、减排、省力、高效的粮田绿色丰产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华北平原地下水严重超采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节水栽培新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华北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的轻简化节水栽培方法,包括:
1)对冬小麦一次性灌溉以贮足底墒,并进行一次性施肥以施足底肥;
2)冬小麦选用抗旱耐寒、穗数多、后期叶片保绿性好的节水品种;
3)冬小麦采用“晚、密、匀、压”配套播种方法,即播前准备,适当晚播,配合增密,窄行匀播、播后镇压;
4)在出苗后进行灾害防治;
5)在冬小麦收割后,铁茬早播种玉米,选用抗旱性强、持绿性好的耐密品种,精量匀播,播后镇压,保证适宜密度;
6)夏玉米采用一次性施肥、一次性补水。
具体的,上述方法所述步骤1)中,所述一次性灌溉的时机为在前茬夏玉米收获后或在玉米收获前1周内;
灌水量为使得播前2米土体贮水量达田间最大持水量85%-90%;
若前茬夏玉米收获过晚,所述一次性灌溉的时机为在玉米收获前1周内;
所述一次性施肥步骤,即施足底肥,在中上等地力(耕层有机质含量>1%)下,冬小麦-夏玉米全年亩施纯氮量24-26kg,其中,小麦施氮量占60%-70%,全部作基肥(底肥)施用;
小麦基肥亩施氮量15-17kg,配施磷肥(P2O5)7~8kg、钾肥(K2O)7~8kg、硫酸锌1kg;小麦出苗后不再施肥、不再浇水。
所述步骤2)中,所述品种为通过审定的抗旱性强的节水抗逆型品种;具体在河北可选用石麦22、衡4399和冀麦415中至少一种;要求种子质量好、大小均匀,种衣剂严格包衣或播前严格药剂拌种。
所述步骤3)播前准备包括做好前茬秸秆粉碎还田和精细整地;
所述秸秆粉碎还田包括将秸秆粉碎成<5厘米的碎丝状,均匀铺撒还田;
所述精细整地包括在适耕期内旋耕整地2遍,耕深13~15厘米,并适当耙压,使耕层上虚下实,土面细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81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