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化工粗合成气增加固废燃尽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77510.6 | 申请日: | 2021-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2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智超;李佳伟;袁琳璇;李连铠;曾令艳;李争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3G5/02 | 分类号: | F23G5/02;F23G5/12;F23G5/16;F23G5/44;F23J15/02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孟宪会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化工 合成气 增加 固废燃尽 装置 | ||
一种采用化工粗合成气增加固废燃尽的装置,涉及锅炉燃烧器领域。为解决现有的锅炉中的燃烧器在使用时,使锅炉内部的燃料无法充分的燃烧,导致产生大量的固废,并且使用的成本较高的问题。第二固废粉末道管的一端设有三级燃烧室,第二固废粉末道管的外表面上设有通孔,且通孔内部插设有第一固废风粉管道,第一固废风粉管道的内部设有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第二固废粉末道管的另一端与旋风分离器的输入口连接,旋风分离器的输出口与第一固废风粉管道的上表面的输入口连接,点火枪的点火端穿过第一固废风粉管道的内部之后,伸入一级燃烧室的内部,点火枪的外表面上套设有中心化工粗合成气管道。本发明适用于锅炉燃烧器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燃烧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化工粗合成气增加固废燃尽的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我国是一个富煤,少油,贫气的能源消耗大国,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任然会占据着主要地位。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6.7亿吨的煤炭被直接用于燃烧,产生环境污染。煤的气化是实现煤的高效清洁利用的有效方法之一。气化炉气化过程中产生大量固体灰渣,固废灰渣含有剩余残碳和矿物灰,掩埋和堆积的处理方式造成了能源浪费和土壤严重的污染,对人类的健康也造成巨大的威胁。
循环流化床技术由于炉内独特的流体动力特性和结构,被广泛用于劣质燃料的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了避免炉内洁渣,炉内最高温度在850摄氏度左右,炉内温度低,难以燃用高灰分、高碳化程度、高含碳量固废(气化灰、碳粉),仍然无法解决固废难处理的问题。
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810442945.7、申请公布日为2018年8月14日、申请公布号为CN108397774A)公开了一种用于天然气和煤粉单独燃烧或混烧的燃烧器,在一次风套筒与中心管之间的环形通道通入天然气与煤粉混烧,有利于煤粉燃尽;
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620083741、申请公布日为2016年6月22日、申请公布CN2053332221U)公开了一种锅炉用煤粉与天然气混烧燃烧器,包括天然气结构,并在一次风管通入空气实现混烧,该结构实现煤粉的高效燃烧。天然气和煤粉混烧造成成本上涨,经济性不高。粗合成气作为一种化工副产品,作为燃料热值较大且成本低廉。
综上所述,现有的锅炉中的燃烧器在使用时,使锅炉内部的燃料无法充分的燃烧,导致产生大量的固废,并且使用的成本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锅炉中的燃烧器在使用时,使锅炉内部的燃料无法充分的燃烧,导致产生大量的固废,并且使用的成本较高的问题,而提出一种采用化工粗合成气增加固废燃尽的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采用化工粗合成气增加固废燃尽的装置,其组成包括中心化工粗合成气管道、第一固废风粉管道、第二固废粉末道管、一级燃烧室、二级燃烧室、三级燃烧室、点火枪和旋风分离器;
第二固废粉末道管的一端设有三级燃烧室,第二固废粉末道管的外表面上设有通孔,且通孔内部插设有第一固废风粉管道,第一固废风粉管道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第一固废风粉管道的上表面一端设有输入口,第二固废粉末道管的另一端与旋风分离器的输入口连接,旋风分离器的输出口与第一固废风粉管道的上表面的输入口连接,点火枪的点火端穿过第一固废风粉管道的内部之后,伸入一级燃烧室的内部,点火枪的外表面上套设有中心化工粗合成气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级燃烧室、二级燃烧室和三级燃烧室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级燃烧室、二级燃烧室和三级燃烧室连通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采用化工粗合成气增加固废燃尽的装置还包括内二次风通道;三级燃烧室的外表面上套设有内二次风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二次风通道的内部设有内二次风旋流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75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