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硬件加工进给装置及进给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77464.X | 申请日: | 2021-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9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一代半导体研究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82 | 分类号: | B65G47/82;B65G47/9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国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33 | 代理人: | 李夏宏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硬件 加工 进给 装置 工艺 | ||
1.一种计算机硬件加工进给装置,包括工作台(1)、上料机构(2)和运输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1)的顶部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上料机构(2)和运输机构(3);
所述的上料机构(2)包括固定支座(21)、第一匚形板(22)、盛料箱(23)、L形支撑板(24)、一号电动推杆(25)、推动板(26)和移动架(27),所述的工作台(1)的顶部左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支座(21),所述的工作台(1)的顶部且位于固定支座(21)右侧架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匚形板(22),所述的第一匚形板(22)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一号矩形通孔,一号矩形通孔内安装有盛料箱(23),所述的第一匚形板(22)的顶部前端固定安装有L形支撑板(24),所述的L形支撑板(24)的底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内安装有一号电动推杆(25),所述的一号电动推杆(25)的移动端固定安装有推动板(26),所述的固定支座(2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匚形板(22)的左侧设置有移动架(27);
所述的运输机构(3)包括垂直固定架(31)、转动杆(32)、传输带(33)、隔离挡板(34)、转动架(35)、第二匚形板(36)和限位架(37),所述的工作台(1)顶部且位于固定支座(21)的右端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垂直固定架(31),两组所述的垂直固定架(31)之间由左至右依次架有多组转动杆(32),多组转动杆(32)贯穿两组垂直固定架(31)的侧壁向外延伸,且多组转动杆(32)外且位于两组垂直固定架(31)之间通过传输带(33)传动连接,且所述的传输带(33)顶部沿周向均匀固定安装有多组隔离挡板(34),且其中一组垂直固定架(31)的外侧壁安装有转动架(35),所述的工作台(1)的顶部且位于两组垂直固定架(31)的上方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二匚形板(36),所述的第二匚形板(36)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架(37);
所述的移动架(27)包括放置槽(271)、驱动电机(272)、偏心轮(273)、限位板(274)、推料杆(275)、固定板(276)、滑移槽(277)、压缩弹簧(278)和移动板(279),所述的固定支座(2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匚形板(22)的左侧开设有放置槽(271),放置槽(271)内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72),所述的驱动电机(272)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偏心轮(273),所述的固定支座(21)的顶部且位于偏心轮(27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板(274),所述的限位板(274)中部开设有移动孔,移动孔内设置有推料杆(275),所述的推料杆(275)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76),所述的固定板(276)的左端面中部开设有滑移槽(277),且偏心轮(273)位于滑移槽(277)内,所述的推料杆(275)的外侧且位于限位板(274)和固定板(276)之间套设有压缩弹簧(278),且推料杆(275)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板(279),且移动板(279)的底部和固定支座(21)的顶部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硬件加工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架(35)包括L形板(351)、一号电机(352)、主动齿轮(353)、链轮(354)、链条(355)和从动齿轮(356),其中一组所述的垂直固定架(3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L形板(351),所述的L形板(351)的水平段和垂直固定架(31)固定连接,且L形板(351)的竖直段且靠近垂直固定架(31)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安装有一号电机(352),所述的一号电机(352)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353),多组所述的转动杆(32)外且位于垂直固定架(31)的外侧安装有多组链轮(354),多组链轮(354)通过链条(355)传动连接,其中一组所述的转动杆(32)外安装有从动齿轮(356),从动齿轮(356)和主动齿轮(353)啮合传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一代半导体研究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新一代半导体研究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74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组的卷叠一体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热回收的新风节能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