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组的卷叠一体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7445.7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8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唐月诚;周朝辉;赵立娜;袁定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鼎国联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3 | 分类号: | H01M10/058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郭波江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怀柔区雁栖经济开发区兴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软包 锂离子电池 一体化 方法 | ||
1.一种长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组的卷叠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使用传统Z叠方法,叠出两组极组,即第一极组(1)和第二极组(2),然后将两组极组进行卷绕;
将两组极组分别设置于卷绕机构的隔膜(3)中间部位的两侧;
隔膜(3)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连接的下部隔膜(301)、中部隔膜和上部隔膜(302),两组极组分别位于中部隔膜的两侧;将下部隔膜(301)向第一极组(1)远离中部隔膜的一侧翻转180°,完全覆盖住第一极组(1);同时,将上部隔膜(302)向第二极组(2)远离中部隔膜的一侧翻转180°,完全覆盖住第二极组(2);
将覆盖住第一极组(1)的下部隔膜(301)向第二极组(2)方向翻折180°,覆盖在上部隔膜(302)远离中部隔膜的一侧;
对覆盖住第二极组(2)后上部隔膜(302)进行收拉,将上部隔膜(302)向第一极组(1)远离中部隔膜的一侧翻折180°的进行收拉;
对覆盖上部隔膜(302)后的下部隔膜(301)进行收拉,将下部隔膜(301)向第一极组(1)远离中部隔膜的一侧翻折180°的进行收拉,完成长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组的最终卷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组的卷叠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下部隔膜(301)和上部隔膜(302)均收拉结束后,收尾处的下部隔膜(301)覆盖住收尾处的上部隔膜(30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长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组的卷叠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下部隔膜(301)和上部隔膜(302)均收拉结束后,上部隔膜(302)的收尾位置不大于第一极组宽度的一半,下部隔膜(301)的收尾位置大于上部隔膜(302)收尾位置5-1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长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组的卷叠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下部隔膜(301)收尾前,利用点胶机构在第一极组(1)远离中部隔膜一侧的长度方向点涂胶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长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组的卷叠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为聚丙烯酸胶水、聚乙烯胶水或聚偏氟乙烯胶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长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组的卷叠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部隔膜(302)和下部隔膜(301)均收尾结束后,由压胶机构对最终卷叠好的长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组进行压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组的卷叠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卷绕机构在卷绕前将隔膜(3)拉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组的卷叠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上部隔膜(302)进行收拉时,第一极组(1)和第二极组(2)均连接有定位用的固定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组的卷叠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下部隔膜(301)进行收拉时,第一极组(1)和第二极组(2)均连接有定位用的固定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组的卷叠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两组极组分别设置于卷绕机构的隔膜(3)中间部位的两侧时,利用夹爪机构将叠好后的两组极组分别塞进卷绕机构的隔膜(3)中间部位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鼎国联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华鼎国联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74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硬件加工进给装置及进给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