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anLec重组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77106.9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1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爱;梁卫星;魏文康;李玉谷;曹婉怡;俞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7K14/42 | 分类号: | C07K14/42;C07K1/22;C07K1/16;C12N15/29;C12N15/70;C12N1/21;A61K38/16;A61K48/00;A61K39/00;A61P31/22;C12R1/19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anlec 重组 蛋白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伪狂犬病毒侵染的BanLec重组蛋白,通过体外原核表达、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获得了高纯度的BanLec重组蛋白。以IPEC‑J2为细胞模型,检测了该重组蛋白对伪狂犬病毒感染细胞是否有抑制活性。通过CPE观测和病毒滴度测定发现该蛋白可以抑制伪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病变和死亡,并能显著抑制病毒侵染宿主细胞,蛋白用量在100μg/mL的条件下,对伪狂犬病毒的抑制率可达99.10%,该重组蛋白在伪狂犬病毒防治生物制剂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BanLec重组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是疱疹病毒科的一种双链DNA囊膜病毒,能感染猪、牛、羊等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引发以发热、奇痒(猪除外)和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的伪狂犬病。PRV具有典型的疱疹病毒粒子结构,直径一般200nm左右,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呈圆形或者椭圆形。成熟的病毒粒子由外到内主要包括囊膜、蛋白质皮层、核衣壳和双链线状基因组DNA,其中囊膜含有11个功能多样的糖蛋白包括gB、gC、gD等。
猪是PRV的自然宿主和贮存宿主,受PRV感染后,成年猪出现呼吸道症状并可建立终身性潜伏感染,仔猪出现脑脊髓炎,病死率可达100%,怀孕母猪流产、死胎。2011年PRV强变异毒株在我国出现,不仅给生猪养殖行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出现多起感染人的病例,PRV已成为公共卫生和健康养殖领域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威胁,抗PRV蛋白抑制剂的开发对于PRV的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香蕉凝集素(BanLec),是一种从成熟的香蕉果实里分离出来的二聚体的蛋白,分子量约30kDa。它采用的是β-三棱镜(β-prism)折叠模式,包含三个希腊钥匙转角基序,希腊钥匙基序1和2都含有一个可以结合高甘露糖的GXXXD基序。BanLec被报道能够结合在某些富含甘露糖的病毒上(比如HIV、HCV、Influenza virus)从而阻断病毒侵染细胞的进程。但目前尚未报道它是否抑制伪狂犬病毒的侵染和增殖。然而,BanLec同时也具有分裂素的活性,能够激活细胞的增殖,从而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BanLec重组蛋白,该蛋白保留了抗病毒的活性,能够抑制伪狂犬病毒感染,但去除了刺激细胞增殖的副作用。
本发明提出一种BanLec重组蛋白,所述重组蛋白包括BanLec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并且包括在第84位氨基酸处的突变,第84位氨基酸由组氨酸突变为苏氨酸。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BanLec重组蛋白的C末端添了亮氨酸和谷氨酸。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BanLec重组蛋白的C末端还添加了蛋白标签。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蛋白标签为HIS6标签。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BanLec重组蛋白具有:
(I):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MNGAIKVGAWGGNGGSAFDMGPAYRIISVKIFSGDVVDGVDVTFTYYGKTETRHYGGSGGTPHEIVLQEGEYLVGMAGEVANYTGAVVLGKLGFSTNKKAYGPFGNTGGTPFSLPIAAGKISGFFGRGGKFLDAIGVYLEPLEHHHHHH;
(II):如(Ⅰ)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经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氨基酸获得的氨基酸序列,且与(Ⅰ)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功能相同或相似的氨基酸序列;
(III):如(Ⅰ)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修饰变体,且与(Ⅰ)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功能相同或相似的氨基酸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71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