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材料性能的测试方法、测试设备及测试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77105.4 | 申请日: | 2021-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6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莫新荣;杨洁;王伟;姚玉香;刘东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精合数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28 | 分类号: | G01N3/28;G01N3/06;G01N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8 | 代理人: | 王胜利 |
| 地址: | 110125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性能 测试 方法 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材料性能的测试方法、测试设备及测试系统,涉及材料测试技术领域,用于减少材料性能测试中的误差,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所述材料性能的测试方法包括:基于具有标记的测试试样的空间模型,获取所述具有标记的测试试样在所述标记处的第一尺寸参数。对所述具有标记的测试试样进行拉伸处理,获得断裂试样。在所述断裂试样的空间模型中对所述断裂试样进行特征配接,并获取特征配接后的所述断裂试样在所述标记处的第二尺寸参数。根据所述第一尺寸参数和第二尺寸参数,确定所述测试试样的性能参数。所述材料性能的测试设备用于实现上述材料性能的测试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材料性能的测试方法用于测试材料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材料性能的测试方法、测试设备及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材料的拉伸试验是检测和评价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是应用最广泛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其中,拉伸试验的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是材料塑性重要标识,这两个性能指标分别需对测试试样测试前后的标记间的距离和横截面积进行测量。目前,常用测量方法为在测试前用刻线机在测试试样内标记出原始标标记,用游标卡尺在材料试件原始标记间测量原始截面面积。测试性能结束后,拆卸测试试样,将断裂的测试试样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采取特别措施确保测试试样断裂部分适当接触后测量测试试样断后原始标记之间的距离,测量断裂后的最小横截面积。但是,在测量过程中,由于人为操作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使得检测数据波动大,测量结果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材料性能的测试方法、测试设备及测试系统,用于减少材料性能测试中的误差,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材料性能的测试方法,包括:
基于具有标记的测试试样的空间模型,获取所述具有标记的测试试样在所述标记处的第一尺寸参数。
对所述具有标记的测试试样进行拉伸处理,获得断裂试样。
在所述断裂试样的空间模型中对所述断裂试样进行特征配接,并获取特征配接后的所述断裂试样在所述标记处的第二尺寸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尺寸参数和第二尺寸参数,确定所述测试试样的性能参数。
本发明提供的材料性能的测试方法中,根据具有标记的测试试样的空间模型,获取具有标记的测试试样在标记处的第一尺寸参数,相较于人工测量,获取标记的尺寸参数更加准确,精准度更高。在测试试样断裂后,在断裂试样的空间模型中对断裂试样进行特征配接,并获取特征配接后的断裂试样在标记处的第二尺寸参数。其中,在对该断裂试样的空间模型进行特征配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断裂试样的空间模型的断裂面的放大等的操作,使得断裂试样的断裂面之间的特征配接更加精准,进而,可以更加准确的将断裂面配接在一起。因此,通过对断裂试样的空间模型进行特征配接后,得到的第二尺寸参数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测量更加准确,且通过对空间模型进行特征配接的操作更加简单,高效。再者,通过对断裂试样建立空间模型,可以对断裂试样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可以对其整体形貌进行分析,以便于观察记录其变形量等其他参数。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材料性能的测试方法通过建立空间模型的方式得到测试试样的参数,且通过对断裂试样的空间模型进行特征配接,使得得到的参数更加精准,克服了由于人为操作造成的不确定因素多,使得检测数据波动大,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材料性能的测试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耦合的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材料性能的测试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材料性能的测试设备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材料性能的测试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材料性能的测试系统。该材料性能的测试系统包括试验装置、三维扫描设备以及与所述三维扫描设备通信的材料性能的测试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精合数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沈阳精合数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71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