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货运汽车称重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7095.4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4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前华;王遥;王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3 | 分类号: | G01G19/03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王翠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货运 汽车 称重 监控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货运汽车称重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包括:若干个设置于待检测车辆上用于检测载重的传感器、设置于待检测车辆内的车载终端、物联网平台及带有可登入物联网平台APP的移动设备,所述物联网平台内预设有若干个对应每个车型的对照载荷模型,所述车载终端与倾角传感器电信号连接,所述车载终端与物联网平台无线数据连接,通过车载终端绑定车辆再通过车载终端绑定负责人的形式进行载重的检测,检测的结果通过物联网平台记录并发送至各个负责人手中,避免出现作弊隐瞒造成危险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载监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货运汽车称重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衡是工业企业大宗物料的重要计量器具之一。近几年来,许多人在围绕企业物料过磅入库和产品过磅出库计量方面动脑筋,其目的是通过在过磅环节中实施多种多样的舞弊行为,为满足一己私利而大做文章。这种现象在工业企业中已经相当普遍,既有司磅员内部作弊、也有外来司机作弊、更有司机与司磅员串通作弊的现象,而且屡禁不止;各种作弊手段和方法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隐蔽,让管理者防不胜防。这种现象已严重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给企业收入造成的损失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
目前,企业一般采取在汽车衡秤台和磅房内安装视频监控的方式来监督车辆过磅,希望通过监控手段来防止汽车衡的计量作弊行为。而计量作弊的方式多种多样,特别是众多隐蔽的作弊行为,仅仅依靠视频监控手段是无法及时发现的。如:同一辆车更换车牌后重复过磅、大车换小车回皮、过磅时车辆不完全上磅、回皮过磅前车辆故意将水箱的水排空、裹挟司磅员共同作弊、使用遥控器远程控制仪表重量等等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视频监控或人工监督的方式无法发现。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货运汽车称重监控系统,包括:若干个设置于待检测车辆上用于检测载重的传感器、设置于待检测车辆内的车载终端、物联网平台及带有可登入物联网平台APP的移动设备,所述物联网平台内预设有若干个对应每个车型的对照载荷模型,所述车载终端与倾角传感器电信号连接,所述车载终端与物联网平台无线数据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感器采用倾角传感器,传感器设置于待检测的弹簧钢板上。
一种货运汽车称重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传感器获取车辆的装载数据发送至车载终端中,再通过车载终端发送至物联网平台;
S2:物联网平台通过将该装载数据与标准数据进行对比,对比结果由物联网平台记录并发送至移动设备的APP中,供车辆负责人查阅,当出现超载的情况时,物联网平台会以告警的形式向移动设备发送信息或电话。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2中,当车辆装载出现超载的情况时,车载终端会以车内告警的形式告知载货司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2中,一车辆可同时绑定多位人员的移动设备的APP,在装载的过程中,若出现超载的情况物联网平台会同时向多位人员发送告警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车载终端绑定车辆再通过车载终端绑定负责人的形式进行载重的检测,检测的结果通过物联网平台记录并发送至各个负责人手中,避免出现作弊隐瞒造成危险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公开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70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生机器人研究用开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节能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