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基金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76779.2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8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生;罗明;李波;邓智洪;刘冬冬;赖强;亓彬;向奎;向勇;王晓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6/27 | 分类号: | G06F16/27;G06F21/64;G06Q4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0 | 代理人: | 司立彬 |
地址: | 1000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基金会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基金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受基金会管理平台管理与维护的多个基金会服务平台,所述基金会服务平台将注册的捐赠者提供的捐赠信息且审核通过后发布到区块链上并返回去向凭证,以及将基金会服务平台管理员提供的捐赠信息的捐赠去向发布到区块链上;其中所述基金会服务平台包括中间层、后端开发模块和前端开发模块;后端开发模块包括区块链技术层、链码层、服务层和数据层;区块链技术层包括排序共识组件和多个不同的Fabric镜像,不同基金会平台对应不同镜像;排序共识组件用于为链码层传来的每笔捐赠信息和捐赠去向信息提供共识排序并打包成块;链码层用于编写区块链中受信任的分布式系统业务执行逻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自主安全可扩展的基金会系统。
背景技术
区块链技术起源于比特币等数字加密货币,其本质是一种去中心基础架构和分布式数据库,特有的链式结构和树型管理方式使其可以维持并管理持续增长的、不可篡改的数据记录。区块链利用密码技术确保数据安全、利用共识机制确保数据一致性、利用智能合约执行命令、利用P2P组网进行数据传输。基于该技术的系统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多方维护、分布式共识和最终一致性等特点。用户无需借助任何第三方可信机构,使互不了解、互不信任的多方可实现可信、对等的价值传输。伴随着数字化社会的发展,区块链在数字经济、互联网、物联网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从公有链到联盟链,从数字货币到信用社会,从比特币到超级账本,区块链技术迅速扩展到各个领域。以Hyperledger Fabric为代表的联盟链开源社区生态体系,其目标是面向企业级应用场景的许可区块链,用于解决多个弱信任企业主体间的信任问题,以降低企业间复杂繁琐业务流程带来的信任成本,在可控范围内实现敏感数据的共享,从而有效提升企业主体间大规模协作活动的效率。在联盟链Hyperledger Fabric中,用户或组织需要拥有特定权限才能加入其中,参与业务运行和对区块链数据的读写维护,该系统将事务执行与共识分离开来,并支持基于策略的背书,拥有基于行业标准的身份管理集成;经过升级迭代的这类区块链系统拥有高吞吐、高并发、低延迟等优点,在遇到场景复杂、规模较大的区块链项目时可以应对自如。Hyperledger Fabric克服了比特币类公链平台与以太坊公链平台交易效率低下、缺乏完善的身份认证机制等不足,更适应于建立在可信基础之上的企业级间联盟区块链方案,以广泛应用于金融资产存管、供应链、捐款溯源、共享经济和医疗保险等领域。
公益基金会平台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等网络手段开展公益活动,旨在实现公益需求与服务资源的互联互通,更有效的集聚公益力量,管理与分配公益资源。
但公益基金会平台均是中心化的,所有数据存储在中心化的服务器中,存在数据丢失和被篡改等风险。与此同时,各大公益组织经常存在分配捐赠物资不公、捐赠物品大量积压、分发效率不高等信任问题,因而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如此种种,都源于物资、善款使用等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公开、不透明等难题;这些正是当下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所面临着的痛点与难点,本发明借助区块链技术解决这些痛点难点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基金会系统,以实现对用户捐赠物资和善款的平台化信息管理,确保信息及时发布、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可追溯,推动公益行为向碎片化、小额化、常态化发展,确保公益组织合法、透明、高效。
该系统由基金会管理平台和基金会服务平台共同组成,并基于自主研发的自主安全区块链底层平台国密版超级账本Hyperledger Fabric开发。区块链底层平台使用国产密码算法SM2/SM3/SM4改造的国密版Hyperledger Fabric,该底层平台功能上与开源的超级账本Hyperledger Fabric基本一致,安全性上有差别。该套系统可实现对多基金会的实时监控和扩展升级,并为互联网公益问题提供全链路高效、可信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67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