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发酵酒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6356.0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5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孝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孝利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王翠 |
地址: | 6462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发酵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酿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植物发酵酒工艺,该植物发酵酒工艺包括选料、制料、发酵、添料和成酒,选料时选取具有香味及甜味的植物,制料时对植物的根、茎、叶、花进行粉碎,发酵时对发酵池保温,并定期的向发酵池中添加发酵原料,成酒时采用蒸馏法进行蒸酒,含有香甜味的植物中含有大量的糖类物质,本发明利用含有香甜味的植物进行酿酒,可以节约粮食,且本发明选取芳香型植物,可以使本发明酿出的酒具有香味,本发明定期向发酵池中添加发酵原料,发酵原料可以为酒曲中的酵母菌提供糖分,使酵母菌能一直在合适的糖度中发酵,从而使得酿出的酒更加醇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酿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植物发酵酒工艺。
背景技术
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一般含有微量的杂醇和酯类物质,食用白酒的浓度在60度以下,白酒经分馏提纯至75%以上为医用酒精,提纯到99.5%以上为无水乙醇。我国是最早酿酒的国家,早在2000年前就发明了酿酒技术,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已发展到能生产各种浓度、各种香型、各种含酒的饮料,并为工业、医疗卫生和科学试验制取出浓度为95%以上的医用酒精和99.99%的无水乙醇。酿酒是指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含一定浓度酒精饮料的过程。酿酒原料与酿酒容器,是谷物酿酒的两个先决条件。酒曲酿酒是中国酿酒的精华所在。《齐民要术》记载的制曲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后世也有少量的改进。
酒是以粮食为原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利用粮食酿酒虽然可以拥有较好的口感,但是利用粮食酿酒也会浪费大量的粮食,自然界中的具有香甜味的植物中也含有糖类物质,利用含有香甜味的植物中的糖类物质也可以酿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发酵酒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酿酒需要以粮食为原料进行发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发酵酒工艺,该植物发酵酒工艺如下:
步骤一:选料,选取具有香味及甜味的植物,然后选取植物的根、茎、叶、花,并剔除根、茎、叶、花中病变、霉变及腐烂的部位,随后对植物的根、茎、叶、花进行清洗、荫干;
步骤二:制料,使用粉碎机分别将植物的根、茎、叶、花打碎,然后再将粉碎后的植物的根、茎、叶、花烘干,冷却后获得根、茎、叶、花的颗粒,将根、茎、叶、花的颗粒均匀混合获得发酵原料,发酵原料中根、茎、叶、花的颗粒的质量之比为8~10:5~7:4~6:1~3;
步骤三:发酵,将发酵原料和纯净水添加到发酵池中,发酵原料和纯净水的质量之比为1:5~6,然后对发酵池进行加热,并保持发酵池内的温度为36℃,随后向发酵池添加酒曲并进行搅拌,直至发酵原料与酒曲混合,随后进行静置发酵;
步骤四:添料,每隔二天向发酵池添加一次发酵原料,并对其进行搅拌,添加三次后停止加料,加料时,添加的发酵原料逐渐减少,步骤三与三次加料时添加的发酵原料的质量之比为8~10:3~4:2~3:1~2;
步骤五:成酒,步骤四中停止填料后,静置一天后,对发酵池中的液体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液体转移到发酵桶中,再次静置一周后,对发酵桶中的液体进行蒸馏,蒸馏出的液体即为发酵酒。
优选的,所述发酵桶和发酵池均为植物制成,该植物均为芳香植物。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的根、茎、叶、花在清洗时,使用流动水进行清洗。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粉碎后的植物的根、茎、叶、花在烘干时,烘干温度分别为150~180℃,120~160℃,100~120℃,90~100℃。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的根、茎、叶、花在粉碎后,将其颗粒分为一级粉、二级粉、三级粉和四级粉,所述一级粉的粒径为1~2mm,所述二级粉的粒径为0.5~1mm,所述三级粉的粒径为100~500um,所述四级粉的粒径为100u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孝利,未经王孝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63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依度沙班的缓释制剂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硬支镜通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