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子抓取装置和质谱仪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76350.3 | 申请日: | 2021-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4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麦泽彬;谭国斌;余志;吴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J49/06 | 分类号: | H01J49/06;H01J49/02;H01J49/40 |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丽霞 |
| 地址: | 51053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 抓取 装置 质谱仪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离子抓取装置和质谱仪,该离子抓取装置包括控制器、第一移动机构、第一电极、第一电路、第二移动机构、第二电极和第二电路;控制器连接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第一电路连接第一电极,第二电路连接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平行,且第一电极固定在第一移动机构上,第二电极固定在第二移动机构上。上述离子抓取装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设置于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控制器可以通过控制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运动,带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运动,以抓取离子束中不同区域的离子,具有离子抓取范围不受限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质谱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离子抓取装置和质谱仪。
背景技术
质谱仪是利用电磁场分析样品离子质荷比(m/z)的工具。质谱仪的核心部件是质量分析器,主要包括四级杆分析器(Quadrupole Analysers)、离子阱分析器(IonTrapAnalysers)、轨道阱分析器(Orbitrap Analysers)、飞行时间分析器(TOFAnalysers)、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分析器(FTICR Analysers)等多种类型。其中,飞行时间分析器根据离子的飞行时间获取其质荷比,具有快速准确定性定量、以及多种离子同时分析的优点,尤其适合短时、瞬态产生的成分复杂的离子团或者离子束。飞行时间质谱的原理决定了离子进入飞行时间质谱之前必须处在同一时间起始点,因此,离子源的产生的高速离子束通常需要经过离子抓取装置后进入飞行时间分析器。
传统的离子抓取装置为尼尔森离子门结构,由多个环形电极以及位于环状电极圆心处的中间电极构成,然而,由于中间电极的阻挡效果,导致中间电极对应位置的离子无法被抓取,会致使离子抓取范围受限,不利于后续飞行质谱分析。
因此,传统的离子抓取装置,具有离子抓取范围受限的缺点。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离子抓取装置和质谱仪,能克服离子抓取范围受限的问题。
一种离子抓取装置,包括控制器、第一移动机构、第一电极、第一电路、第二移动机构、第二电极和第二电路;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固定在所述第一移动机构上,所述第二电极固定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为长条状电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平行,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为1mm~6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均为可变极性的脉冲触发电路,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获取离子运动方向,并根据所述离子运动方向,调整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的输出脉冲极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离子抓取装置处于非抓取状态时,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为输出脉冲极性相反的脉冲触发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离子抓取装置处于非抓取状态时,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为输出脉冲幅值互为相反数的脉冲触发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Y轴移动装置和第一X轴移动装置;所述第一X轴移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Y轴移动装置,所述第一电极安装于所述第一X轴移动装置;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Y轴移动装置和所述第一X轴移动装置;
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Y轴移动装置和第二X轴移动装置;所述第二X轴移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Y轴移动装置,所述第二电极安装于所述第二X轴移动装置;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Y轴移动装置和所述第二X轴移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63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系统及其加热控制方法和燃料电池汽车
- 下一篇:移动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