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常化后免酸洗生产取向硅钢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6053.9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1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莉;贾志伟;蒋奇武;苏皓璐;张静;张海利;庞树芳;王项龙;高振宇;游清雷;王晓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12 | 分类号: | C21D8/12;B21C37/0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陶新亚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常化后免 酸洗 生产 取向 硅钢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常化后免酸洗生产取向硅钢的方法,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路线为:冶炼→连铸→热轧→常化退火→拉伸矫直→抛丸→冷轧→脱碳退火→渗氮→涂MgO→高温退火→热拉伸平整及涂绝缘膜;本发明在常化退火后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且效率高、效果好、操作简单、易于控制;与常规工艺相比,省去了酸洗及后续废酸处理工作,排除了酸雾对环境的污染,消除了取向硅钢带因酸洗而产生的潜在缺陷,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取向硅钢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常化后免酸洗生产取向硅钢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中常化工序后通常要进行酸洗,以除去高温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氧化铁皮。传统方法首先对常化后钢板进行抛丸处理,使氧化铁皮疏松,然后采用盐酸进行酸洗。虽然经过酸洗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清洗效果和表面质量,但是随之也会产生很多问题:
1)为保证清洗效果,所用的盐酸要达到一定的浓度,而盐酸属于强酸,易挥发,产生酸雾污染环境;
2)酸槽的长度通常在50米左右,酸洗后还需要长10米左右的清洗槽,占地面积大;
3)随着酸洗的进行,酸槽内的铁离子含量不断增加,盐酸与氧化铁皮的反应速度减慢,而工艺系统中机组运行速度通常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会造成酸洗不均匀,从而发生欠酸洗和过酸洗的情况,导致取向硅钢的表面质量和内在质量受到影响;
4)酸洗过程中,带钢是浸没在盐酸中的,一旦机组发生临时停机等情况,浸没在盐酸中的带钢就将报废,造成损失;
5)废酸的排放与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需要增设大量的附属设备来进行后续处理,占用场地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常化后免酸洗生产取向硅钢的方法,常化退火后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且效率高、效果好、操作简单、易于控制;与常规工艺相比,省去了酸洗及后续废酸处理工作,排除了酸雾对环境的污染,消除了取向硅钢带因酸洗而产生的潜在缺陷,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可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常化后免酸洗生产取向硅钢的方法,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路线为:冶炼→连铸→热轧→常化退火→拉伸矫直→抛丸→冷轧→脱碳退火→渗氮→涂MgO→高温退火→热拉伸平整及涂绝缘膜;其中:
拉伸矫直工序采用拉矫机进行机械除磷处理,至少包括1道矫直工序和2~3道弯曲工序;
采用抛丸机进行抛丸处理,然后利用抛丸机的丸粒吹扫装置对带钢表面进行吹扫,除去带钢表面氧化铁皮残留。
所述弯曲工序中,弯曲辊的直径为
所述拉矫机的出口张力为20~25KPa,带钢延伸率为1%~2%。
所述抛丸机的出口张力为20~25KP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打破了取向硅钢生产工艺中常化退火后必须经过酸洗的常规做法,采用拉伸矫直工序配合优化抛丸工艺实现去除氧化铁皮的功能,缩短工艺流程的同时,避免因酸洗产生酸雾对环境的污染,避免了取向硅钢带因酸洗而产生的潜在缺陷,使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常化后免酸洗生产取向硅钢的方法,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路线为:冶炼→连铸→热轧→常化退火→拉伸矫直→抛丸→冷轧→脱碳退火→渗氮→涂MgO→高温退火→热拉伸平整及涂绝缘膜;其中:
拉伸矫直工序采用拉矫机进行机械除磷处理,至少包括1道矫直工序和2~3道弯曲工序;
采用抛丸机进行抛丸处理,然后利用抛丸机的丸粒吹扫装置对带钢表面进行吹扫,除去带钢表面氧化铁皮残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60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准感烟探测报警器
- 下一篇:一种30CrNiMo8风电齿圈渗氮工艺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