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靠性指标增量确定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5916.0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6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瀛;谢宁;王承民;王金宇;张弛;闫涛;刘伟;刘苑红;赵明欣;俞伟;龙亮;李肇卿;崔艳妍;韦涛;陈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10/06;G06Q30/02;G06Q50/06;G06F111/08;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靠性 指标 增量 确定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靠性指标增量确定方法和系统,包括:根据负荷增量和预先建立的保护动作概率模型,计算元件保护动作概率;根据元件保护动作概率计算线路过载停运率;根据线路过载停运率,确定可靠性指标值;保护动作概率模型,是基于保护元件的整定参数建立的。本发明对网络中受用户侧负荷增量的线路保护动作概率给出了模型,可以进行数学表示和运算,还能计算过载停运率,最终得到配电网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值。本发明利用增量计算法减少计算成本,同时适用于规划和运行两阶段,对于已经建成的配电网,负荷系数越高,该可靠性指标评估方法对线路过载停运的刻画越精准。因此尤其适用于负荷增长速度较快的配电系统网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可靠性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靠性指标增量确定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问题必须考虑如何评估负荷点的停电指标。负荷点的停电指标评估问题,主要研究的是线路上的众多设备的停电指标和负荷点停电时间、停电频率指标的关联关系。
传统的负荷点指标评估以线路设备的运行状态具有马尔可夫特性为前提条件,假定设备的故障率为常数,根据网络的接线模式,用解析法或模拟法进行计算,从而对已建成的以及正在规划、设计中的各个负荷点的停电时间、停电频率进行合理评估。
对于在已建成的配电网络,负荷系数有所升高,需要考虑到新增负荷对原有系统中元件故障的影响,其可靠性指标计算需要采用新的评估技术。目前的研究技术包括基于改进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对元件设备的故障进行诊断;考虑多种因素对配电系统可靠性参数的综合影响;应用BP神经网络分析配电网可靠性关联因素的灵敏度等。
现有研究主要着眼于单一阶段的可靠性评估算法及相应的可靠性指标体系,对于应用于规划、运行两阶段的可靠性评估方法,由于负荷增量对线路过载停运率的助增作用和保护元件动作特性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需要考虑能够兼容规划和运行两阶段的可靠性评估新思路。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可靠性指标增量确定方法,包括:
根据负荷增量和预先建立的保护动作概率模型,计算元件保护动作概率;
根据所述元件保护动作概率计算线路过载停运率;
根据所述线路过载停运率,确定可靠性指标值;
所述保护动作概率模型,是基于保护元件的整定参数建立的。
优选的,所述保护动作概率模型的建立,包括:
采集保护元件的整定参数,所述整定参数包括保护元件的整定电流值及所述整定电流值的误差范围;
根据所述整定参数,得到保护元件保护动作概率的截尾正态分布;
对所述保护元件保护动作概率的截尾正态分布采用折线模型进行近似,并采用线路上的有功潮流代替电流,得到保护动作概率模型。
优选的,所述根据负荷增量和预先建立的保护动作概率模型,计算元件保护动作概率,包括:
根据负荷增量,通过牛顿法或前推回代法进行潮流计算,求得线路潮流增量;
将所述潮流增量输入保护动作概率模型,得到元件保护动作概率。
优选的,所述线路过载停运率的计算式如下:
式中,P为元件保护动作概率,Δt为保护动作时间,ε为用折线近似负荷增量对应故障率时损失的概率,h为线路过载停运率。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线路过载停运率,确定可靠性指标值,包括:
根据所述线路过载停运率,采用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方法确定各用户的故障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59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指纹识别的多网隔离云桌面连接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固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