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胎膜早破孕妇体位调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5385.5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5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崔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08 | 分类号: | A61G13/08;A61G13/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简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8 | 代理人: | 黄伟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胎膜 孕妇 体位 调整 装置 | ||
一种胎膜早破孕妇体位调整装置,有效的解决了胎膜早破孕妇在转移与体位调整时羊水流失过多的问题;包括床板,床板右侧经支撑轴铰接有背板,支撑轴上转动连接有臀板,臀板左侧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腿板,床板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开设有弧形槽,支撑板上开设有与弧形槽上侧连通的腰型槽,两个腿板相背侧分别设有导向柱,导向柱自由端插入对应的腰型槽内;床板内滑动连接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右端铰接有连杆,连杆上端与背板铰接连接,床板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斜槽,腿板下端设有插柱,插柱下端插入对应的斜槽内;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科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胎膜早破孕妇体位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产前胎膜破裂,称胎膜早破。发生率国外报道为5%~15%,国内为2.7%~7%。占分娩总数的2.7%一17%,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胎膜早破孕妇应绝对卧床休息,对先露部尚未衔接或异常胎位者应抬高孕妇臀部,以减少羊水流出,防止脐带脱垂。
目前临床上常用抬高孕妇臀部的方法多采用直接垫支托物(如枕头)于臀下等办法,垫高高度不能保证,安全性及稳定性较差;且在检查时,需要产妇频繁上下床及调整体位,导致羊水流出过多,在剖宫产前上手术床或上产床时,需要从转移床上下来再爬上手术床或产床,大量羊水流在地面上,增加产妇心理压力与恐慌,易出现脐带垂脱现象,甚至危及产妇与胎儿的生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胎膜早破孕妇体位调整装置,有效的解决了胎膜早破孕妇在转移与体位调整时羊水流失过多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左右方向的床板,床板右侧经前后轴向的支撑轴铰接有背板,支撑轴上转动连接有位于背板左方的臀板,臀板左侧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转轴上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前后两侧分别经上下方向的转动轴转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腿板,床板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开设有弧形槽,支撑板上开设有左右方向且与弧形槽上侧连通的腰型槽,两个腿板相背侧分别设有导向柱,导向柱自由端插入对应的腰型槽内;
所述的床板内滑动连接有可左右移动的第一齿条,第一齿条右端铰接有连杆,连杆上端贯穿床板且与背板铰接连接,床板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位于腿板下方的斜槽,两个斜槽左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其右端之间的距离,腿板下端设有插柱,插柱下端插入对应的斜槽内;当臀板左侧向上摆动时,臀板经连接板带动腿板水平向上移动;当臀板左侧向下摆动时,两个腿板右端向下摆动且其左端之间的距离增大,背板右侧向上摆动;当背板向下摆动时,腿板向下摆动并复位。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设置通过逆时针转动手轮,便可将仰卧在床板上的孕妇臀部及腿部抬高,避免在转移孕妇时过多的羊水流出,增加孕妇的恐慌,设置通过顺时针转动手轮,便可将孕妇转换至截石位,便于医护人员对孕妇进行临产前的检查,且可根据检查情况将孕妇直接推入手术室或产房,在生产结束后或剖宫产前顺时针转动手柄,便可使孕妇由截石位转换为仰卧位,操作简单,不需孕妇自行调整体位,避免因羊水大量流失出现的脐带垂脱,降低孕妇的心理压力,节省孕妇体力,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断裂的阶梯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发明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断裂的阶梯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5是本发明图4中B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断裂的半剖主视轴测图。
图7是本发明的全剖右视轴测图。
图8是本发明的仰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53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