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拆模预制构件装配的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75019.X | 申请日: | 2021-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2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朱凤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凤起 |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C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廖娜 |
| 地址: | 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双***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免拆模 预制构件 装配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免拆模预制构件装配的施工方法,预制构件包括现浇区、多组横向钢筋和多组纵向钢筋,纵向钢筋底部和顶部分别从预制构件的混凝土中伸出;表面具有凹凸结构的内模块嵌在预制构件内形成现浇区,方法包括:调整好下层预制构件标高,起吊上层预制构件到下层预制构件上方;控制上层预制构件下落,使下层预制构件顶部纵向钢筋伸入到上层预制构件底部现浇区中,下层预制构件顶部纵向钢筋上端为第一封闭式结构,上层预制构件纵向钢筋下端为第二封闭式结构,以使第一封闭式结构和第二封闭式结构形成环锚;完成各钢筋绑扎后,支设现场浇筑模板,向上层预制构件现浇区内浇筑混凝土,使混凝土填充到现浇区内和上下层预制构件之间的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免拆模预制构件装配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预制构件是在工厂中通过模具预先制成的混凝土构件。用于制作这类预制构件的模具通常包括四条边模围合成的模具框架。模具框架的内侧具有空腔模具(也可以称为内模),这些空腔模具用于构造成预制构件内部的空腔结构。
在现场施工时,预制构件上下、左右装配在一起,组成完整的楼层结构。
发明人研发过一种预制构件,以CN110965667A公开的预制墙体为例,其底部具有现浇空腔,上下层预制墙体连接时,下层预制墙体顶部的纵向钢筋伸入到上层预制墙体底部的现浇空腔中。
但是,这类预制构件在工厂中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待混凝土凝固或半凝固后,拆除模具框架,从混凝土内拆除空腔模具。如果需要再次使用空腔模具,需要对空腔模具表面残留的混凝土进行清理,再次重新投入使用。但是,拆除空腔模具和清理都需要花费很多制作时间,而且,由于空腔模具已经和凝固的混凝土结合在一起,拆除时用力不当还会造成预制构件的破坏,如产生裂纹等,影响预制构件的质量。所以采用这种预制构件进行上下层墙体的装配时,也会影响到上下层预制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因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拆模预制构件装配的施工方法,在预制生产时可以不拆除空腔模具,而且还能提升预制构件的强度,从而提升预制构件在装配时的连接强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免拆模预制构件装配的施工方法,预制构件包括现浇区、多组横向钢筋和多组纵向钢筋,所述纵向钢筋的底部和顶部分别从预制构件的混凝土中伸出;所述内模块表面具有凹凸结构,以使得所述内模块嵌在所述预制构件内形成所述现浇区,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调整好下层预制构件的标高后,起吊上层预制构件到下层预制构件的上方;
控制上层预制构件下落,使得下层预制构件顶部的纵向钢筋伸入到上层预制构件底部的现浇区中,其中,下层预制构件顶部的纵向钢筋上端为第一封闭式结构,上层预制构件纵向钢筋下端为第二封闭式结构,以使得第一封闭式结构和第二封闭式结构形成环锚;
完成各钢筋的绑扎后,支设用于现场浇筑的模板,向上层预制构件的现浇区内浇筑混凝土,使得混凝土填充到现浇区内和上下层预制构件之间的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内模块贯通所述预制构件的上下两端从而在所述预制构件内形成上下贯通的现浇区。
进一步地,所述内模块包括用于构造混凝土灌注通道的模管和/或用于构造出底部现浇空腔的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凹凸结构为波纹状结构。
进一步地,上层预制构件底部的纵向钢筋与下层预制构件顶部的纵向钢筋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且所述第一封闭式结构高于所述第二封闭式结构。
进一步地,每组纵向钢筋包括在预制构件厚度方向上间隔布置的两条纵向钢筋,两条纵向钢筋的顶部通过第一连接钢筋封闭,从而形成预制构件作为下层预制构件时的所述第一封闭式结构;两条纵向钢筋的底部通过第二连接钢筋封闭,从而形成预制构件作为上层预制构件时的所述第二封闭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凤起,未经朱凤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50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