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终端信号放大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4974.1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4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郭一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达驰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邢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航城街道黄田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终端 信号 放大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终端信号放大器,包括:施主天线、双向放大器、以及重发天线;所述施主天线与所述双向放大器集成于一体,重发天线通过1‑3米的同轴电缆连接至所述双向放大器;所述双向放大器包括与施主天线连接的多个第一双工器、与所述重发天线连接的多个第二双工器、下行放大链路、以及上行放大链路;多个第一双工器的下行端口耦合并由一路所述下行放大链路连接至所述第二双工器,所述多个第二双工器上行端口耦合并由至少一路所述上行放大链路连接至所述第一双工器;所述下行放大链路可覆盖所述终端的一个或多个频段,所述全部的上行放大链路可覆盖所述终端的一个或多个频段。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信号放大器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便于携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增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终端信号放大器。
背景技术
对于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的弱区或盲区,现有技术采用的方法通常是新增基站覆盖或采用直放站进行补充覆盖,对用户终端数量少或建筑、地形复杂地区,新增基站的成本远高于得到的收益,针对需补充覆盖区域的大小,采用不同规格的直放站进行补充覆盖无疑具有成本和便利性的优势,但目前即使是最小的直放站也需要比较繁琐的安装,需要在室外寻找信号强度较大的位置安装室外天线(通常为房顶等高处),再用十几米到几十米的同轴电缆穿过外墙将室外天线收到的信号连接到室内的信号放大器主机,由AC/DC电源适配器为放大器供电,放大器的输出通过另一条电缆或直接连接室内天线,将放大后的基站信号发送到室内的终端。为避免室内外天线隔离度不够引起自激,室内天线也需要固定位置及方向,使用的便利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为现有一种手机信号放大器的结构示意图,手机信号放大器的原理是室外天线(施主天线)101接收基站信号,经过同轴电缆102进入室内的多频段双向放大器103,由多工合分路网络180将各频段的下行信号分开并输送至对应频段的双工器(如双工器181)的下行端口,再分别连接到对应的各条下行放大链路(如由放大单元111和放大单元112构成的下行放大链路),下行信号放大后再经合分路网络170合为一路,从室内天线(重发天线)104发送到附近的终端110,该手机信号放大器还包括电源模块108,通过线缆107与AC/DC电源适配器106连接实现供电。同理,终端110发出的上行信号通过室内天线104进入双向放大器103放大,具体为,上行信号通过室内天线104传输至多工合分路网络190进行高低频分路,发送至对应的双工器(如双工器191),经由上行放大链路(如由放大单元113和放大单元114构成的上行放大链路)放大并传输至双工器181,经由多工合分路网络180、同轴电缆102,再由室外天线101发送到基站。其中,室内天线与室外天线的隔离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该指标与天线的方向性和两个天线安装的位置、朝向、遮挡物等密切相关。如果天线隔离度小于放大器的增益,室内天线发送给终端的信号就会被室外天线收到并放大,再由室内天线发送出来,如此反复循环并不断增强,就形成了自激。自激产生的信号是一种不包含任何有用信息的强干扰信号,会严重干扰用户和基站的通信,甚至造成该基站的整个扇区无法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终端信号放大器,旨在提供一种便携的终端信号放大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终端信号放大器,包括:施主天线、双向放大器、以及重发天线;
所述施主天线与所述双向放大器集成于一体,所述重发天线通过1-3米的同轴电缆连接至所述双向放大器;
所述双向放大器包括与所述施主天线连接的多个第一双工器、与所述重发天线连接的多个第二双工器、下行放大链路、以及上行放大链路;
所述多个第一双工器的下行端口耦合并由一路所述下行放大链路连接至所述第二双工器,所述多个第二双工器上行端口耦合并由至少一路所述上行放大链路连接至所述第一双工器;
所述下行放大链路可覆盖所述终端的一个或多个频段,所述全部的上行放大链路可覆盖所述终端的一个或多个频段。
优选的,所述多个第一双工器包括:第一低频段双工器和第一高频段双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达驰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达驰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49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