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兼具GNSS和OBD-II的分体式车载抬头显示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74427.3 | 申请日: | 2021-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9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汪佐夫;申明华;缪竞;陈嘉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行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35/00 | 分类号: | B60K35/00;B60R16/033;B60R16/023 |
| 代理公司: | 常州盛鑫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59 | 代理人: | 刘燕芝 |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具 gnss obd ii 体式 车载 抬头 显示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GNSS和OBD‑II的分体式车载抬头显示器,包括汽车仪表盘和汽车OBD‑II接口,所述汽车仪表盘上方设置有HUD主设备,且HUD主设备内配备了GNSS芯片,并且HUD主设备采用汽车自动控制的上断电接口进行供电,所述汽车OBD‑II接口上插接有子设备。本发明中,针对单独采用GNSS芯片获取行车数据的HUD存在的问题,通过增加子设备,获取原车数据后用蓝牙发送给主设备的方式来改善显示延迟和精度问题;在没有GNSS信号的隧道、地下停车场等地方,子设备仍然会给主设备发送原车数据以供显示,不需要使用惯导等技术来增加额外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GNSS和OBD-II的分体式车载抬头显示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车载抬头显示器(HUD)主要有两种获取行车数据的方式。
第一种采用GNSS芯片,通过GPS和北斗等导航卫星获取定位数据并间接获取并计算车速、海拔、时间等导航信息。其优点是:不依赖于汽车本身的通讯协议,可以应用于任何汽车。缺点是:1.由于通过定位数据间接计算各种数据,导致获取到的数据存在一定延迟,且定位数据往往会出现漂移现象,导致间接计算的数据也会出现误差,精度下降;2.必须在有GNSS信号的位置才能获取并显示数据,在隧道、地下停车场等位置因为GNSS信号很弱,导致无法显示汽车速度;最近也有带有惯导功能的GNSS芯片可以解决部分上述问题,但价格很贵,一旦使用会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成本。
第二种利用了汽车OBD-II诊断接口,HUD通过此接口与汽车ECU通讯实时获取汽车诊断数据并显示。其优点是:1.由于是和汽车直接通讯,获取到的数据均为原车数据,且可以保证实时性;2.不依赖其他信号,只要能和汽车ECU通讯即可在任何位置获取行车数据。其缺点是:1.由于现在基于OBD-II接口的协议多种多样,且不同汽车厂商还会对协议进行自定义,虽然国际存在标准协议,但并不是所有汽车都兼容。使用OBD-II接口获取汽车数据需要针对不同汽车使用的协议进行解析,使用了不适配的协议与汽车ECU通讯有可能会造成汽车出现各种问题。2. 汽车OBD-II接口供电为常电,不会随着汽车启停而上电或断电,这样一来使用OBD-II接口获取汽车数据的设备需要判断汽车启停后决定自身断电或上电,设备一直保持上电状态可能会导致停车状态下汽车电瓶亏电,下次汽车无法启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具GNSS和OBD-II的分体式车载抬头显示器,解决了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兼具GNSS和OBD-II的分体式车载抬头显示器,包括汽车仪表盘和汽车OBD-II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仪表盘上方设置有HUD主设备,且HUD主设备内配备了GNSS芯片,GNSS芯片通过全球导航卫星获取行车数据,主设备搭载显示模块可以将行车数据实时显示出来,并且HUD主设备采用汽车自动控制的上断电接口进行供电,所述汽车OBD-II接口上插接有子设备,子设备搭载低功耗蓝牙芯片和CAN/LIN控制器,所述主设备搭载有蓝牙,且主设备、子设备和外部设备之间通过蓝牙通讯连接,所述主设备和子设备可以和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独立蓝牙连接,所述主设备接收来自子设备的信息后,会对GNSS模块收到的数据纠正后进行显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主设备为通用设备,不会随汽车型号变化而变化,所述主设备可以进行独立工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子设备为专有设备,适配不同汽车的专有协议有不同版本的子设备,针对不同汽车厂商制定的通讯协议开发不同子设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主设备根据子设备发来的OBD-II原车数据辅助GNSS数据提高数据精度和实时性,主设备根据是否收到子设备发来的汽车数据决定显示内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行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行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44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