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背光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3751.3 | 申请日: | 2021-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5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虹华;李思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兆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F1/13357;G02B6/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集智汇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7 | 代理人: | 沈璐蓓 |
地址: | 635000 四川省达***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扩散 及其 制备 方法 背光 模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学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背光模组,所述光学扩散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扩散层、基材层和第二扩散层;所述第二扩散层和所述第一扩散层内设置有助扩散粒子和扩散粒子,所述第二扩散层中助扩散粒子和扩散粒子含量大于所述第一扩散层中助扩散粒子和扩散粒子含量,所述第二扩散层中助扩散粒子和扩散粒子的粒径小于所述第一扩散层中助扩散粒子和扩散粒子的粒径;光学扩散膜光线透过率高,扩散效果好,能增大光线的辐照面积,降低背光模组厚度,背光模组出光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作为计算机、电视机、汽车、通信装置等IT关联装置的显示单元,其应用领域急速地扩大。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所以需要加入背光模块,而一般的背光膜组包括:光源、导光板、光扩散膜与增亮膜,其中扩散膜是位于导光板的上方,其可对透过导光板的点或线光光源转换成一均匀的面光源,让光的分布更加均匀,以达到雾化的效果,一般光扩散膜的工艺中,主要是在透明塑料薄片上涂布一层扩散粒子,因树脂和扩散粒子间折射率差异,使入射光经穿过散射粒子而产生光扩散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背光模组,光学扩散膜光线透过率高,扩散效果好,能增大光线的辐照面积,降低背光模组厚度,背光模组出光均匀。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学扩散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扩散层、基材层和第二扩散层;所述第二扩散层和所述第一扩散层内设置有助扩散粒子和扩散粒子,所述第二扩散层中助扩散粒子和扩散粒子含量大于所述第一扩散层中助扩散粒子和扩散粒子含量,所述第二扩散层中助扩散粒子和扩散粒子的粒径小于所述第一扩散层中助扩散粒子和扩散粒子的粒径。
优选的,所述扩散粒子为二氧化硅粒子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所述助扩散粒子为氧化钛粒子。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硅粒子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含量1:1。
优选的,所述第一扩散层中助扩散粒子和扩散粒子的粒径为120~150nm。
优选的,所述第二扩散层中助扩散粒子和扩散粒子的粒径为60~100nm。
优选的,所述第一扩散层和所述第二扩散层厚度为40~60μm。
优选的,所述基材层为PET基材,厚度为100μm~200μ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光学扩散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基材层上涂布第一扩散层的涂液原料,烘干处理,基材层下侧涂布第二扩散层的涂液原料,烘干处理,老化处理,形成第一扩散层和第二扩散层:所述第二扩散层和所述第一扩散层内设置有助扩散粒子和扩散粒子,所述第二扩散层中助扩散粒子和扩散粒子含量大于所述第一扩散层中助扩散粒子和扩散粒子含量。
优选的,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以重量份计,将50份稀释剂、10份扩散粒子、2份助扩散粒子30份粘合剂和2份交联剂混合,制得第一扩散层的涂液原料;
以重量份计,将50份稀释剂、16份扩散粒子、3份助扩散粒子30份粘合剂和2份交联剂混合,制得第二扩散层的涂液原料。
优选的,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以重量份计,将50份稀释剂、10份扩散粒子、2份助扩散粒子加入到分散机中,在1000r/min的转速下分散20~30min,然后加入30份粘合剂,在700r/min的转速下分散10~15min,接着加入2份交联剂,在500r/min的转速下分散15~20min,制得第一扩散层的涂液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兆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兆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37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布纹装饰板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遇水遇油膨胀橡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