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藏箱及用于该冷藏箱的湿度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72722.5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4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冷川;杨民灵;李方煜;陈君;牛愉涛;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0 | 分类号: | F25D11/00;F25D17/04;F25D21/06;F25B47/02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曹艳芳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藏箱 用于 湿度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藏箱及用于该冷藏箱的湿度控制方法,冷藏箱包括箱体:湿度检测元件,设置在箱体内;制冷循环回路、风机组件、并联连接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第一控制阀组件,连接在制冷循环回路上,用以控制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交替运行;旁通除霜通路,连接在气液分离器和压缩机的出气侧之间,用于使得从压缩机出气侧流出的冷媒分别流经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或依次流经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二控制阀组件,控制旁通除霜通路的通断;控制器,与湿度检测元件、第一控制阀组件、第二控制阀组件通讯连接。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温湿双控冷藏箱结霜量大、化霜时间长、化霜不均匀以及化霜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冷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藏箱以及用于该冷藏箱的湿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风冷式小型制冷设备一般采用装于箱体内部空间的翅片蒸发器,并配有风机和风道。在风机的作用下,箱内空气循环流过蒸发器,然后蒸发器对流经蒸发器的空气进行制冷,温度降低后的空气再流至箱内其余空间,进而实现箱内温度的降低。
此类产品中,由于蒸发器表面温度很低,所以,在箱内空气循环的过程中,在低于空气露点温度的蒸发器表面,空气内的水蒸气便会析出并在蒸发器表面形成霜或冰。当蒸发器表面结满霜或冰时,蒸发器便失去了对流经蒸发器的空气的制冷能力,进而无法实现箱内温度的降低,导致箱内温度便会升高,影响箱内物品的保存,尤其是对主要用于药品存储的医用冷藏箱来说,温度失控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
当下,为了解决蒸发器结霜问题,传统方案是在蒸发器下方布置一根钢管,钢管中穿有加热丝,利用加热丝产生的热量加热丝周围的空气,使之成为热空气,然后热空气逐渐蔓延,进而融化蒸发器表面的霜。或者是将加热丝置于石英管中,利用热辐射进行除霜。
采用钢管内置加热丝的方式进行除霜时,热空气由加热丝周围出发并逐渐向上蔓延,在靠近加热丝附近的位置,除霜效果较好;在远离加热丝的位置,除霜效果较差,不能对整个蒸发器进行均匀除霜,造成热量的浪费,以及电能的浪费。因此,为了将整个蒸发器表面的霜除尽,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加热,而长时间的加热必然会影响产品的箱内温度,造成箱内温度的升高,影响箱内物品的存储。
采用石英管进行热辐射除霜时,热量由加热丝处出发,辐射到整个蒸发器表面,并由蒸发器表面向蒸发器内部蔓延,逐渐将霜除尽。但蒸发器表面翅片排布较密集,容易出现辐射死角,进而产生化霜死角,除霜不尽,造成霜层累积,影响蒸发器制冷效果。
以上两种化霜方式,都是由外而内进行化霜。霜层由最外层开始融化,最后融化蒸发管附近的霜层,加热不均,效率低,化霜时间久,箱内温度易超标。
并且,对温湿度双控的医用冷藏箱产品来说,当箱内湿度过高时,为达到降低箱内湿度的目的,需延长制冷时间,因此,加大了蒸发器结霜的风险,增加了蒸发器上的结霜量,也延长了化霜时间。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温湿双控冷藏箱结霜量大、化霜时间长、化霜不均匀以及化霜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冷藏箱,其设置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交替使用,减少了在蒸发器上的结霜量,缩短了化霜时间,且采用热气旁通方式除霜能够对蒸发器进行均匀加热,提高了化霜效率,减少化霜时所产生的热量对箱内温度的影响,保证了整个冷藏箱的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藏箱,包括:箱体;
湿度检测元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用于检测所述箱体内部湿度;
制冷循环回路,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部件、蒸发器和气液分离器连接构成;
风机组件,用于将箱体中气流吸入吹向所述蒸发器并将流经蒸发器的气流送出;
所述蒸发器包括有:
并联连接在冷凝器和气液分离器之间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27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