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多用途反应堆的系统化非能动专设安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1696.4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0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展;刘镝;杨波;曹克美;王海涛;戚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5/18 | 分类号: | G21C15/18;G21C1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刘宁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多用途 反应堆 系统化 能动 专设 安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用途反应堆的系统化非能动专设安全系统,包括压力容器(19)、安全壳外侧壁冷却水箱(29)、内置换料水箱(6),蒸汽管线(25)、给水管线(26)、中间回路入口管线(14)及中间回路出口管线(15),所述中间回路入口管线(15)与所述内置换料水箱(6)底部通过余排出口管线(13)相连,所述中间回路出口管线(14)与内置换料水箱(6)底部通过低温余排入口管线(8)相连;本发明的专设安全系统取消了高中压安注,系统更为简化,并可同时满足多用途反应堆的高温运行模式和低温运行模式,使堆芯衰变热导出更为高效、安全、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安全领域,特别是属于系统化的非能动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多用途反应堆不仅可以用作发电,而且可以进行工业供热供汽,为城市供暖,还可用于海水淡化和海洋开发。多用途反应堆有多个功率平台,可满足不用的使用需求。
然而,现有技术的专设安全系统配置方案无法适用于多用途反应堆在不同功率下的运行需求。因此,本发明结合多用途反应堆的运行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用途反应堆的系统化非能动专设安全系统,有效应对反应堆设计基准事故,保证反应堆安全性,且最大限度简化设备,提升经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结合多用途反应堆的设计理念,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用途反应堆的系统化非能动专设安全系统,使其满足反应堆设计基准事故(LOCA与非LOCA事故)缓解需求,保证反应堆安全性,最大限度简化设备,提升经济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用途反应堆的系统化非能动专设安全系统,包括压力容器(19)、安全壳外侧壁冷却水箱(29)、内置换料水箱(6),蒸汽管线(25)、给水管线(26)、中间回路入口管线(14)及中间回路出口管线(15),所述中间回路入口管线(15)与所述内置换料水箱(6)底部通过余排出口管线(13)相连,所述中间回路出口管线(14)与内置换料水箱(6)底部通过低温余排入口管线(8)相连,所述蒸汽管线(25)与高温余排热交换器(22)的入口通过高温余排入口管线(18)相连,所述给水管线(26)与高温余排热交换器(22)的出口通过高温余排出口管线(20)相连;
所述中间回路入口管线(14)与压力容器(19)的换热组件出口相连,所述中间回路出口管线(15)与压力容器(19)的换热组件入口相连,所述余排出口管线(13)设有低温余排出口阀(10),所述低温余排入口管线(8)设有低温余排入口阀(9),所述中间回路入口管线(14)设有中间回路入口阀(16),所述中间回路出口管线(15)设有中间回路出口阀(17);
所述稳压罐(4)与所述中间回路入口管线(14)相连,所述喷雾器(3)设置于所述稳压罐(4)的内侧顶部,所述喷雾头(3)在所述稳压罐(4)压力较高时打开;所述电加热器(5)设置于所述稳压罐(4)内侧底部,所述电加热器(5)在所述稳压罐(4)压力较低时打开;所述中间回路安全阀(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稳压罐(4)外侧顶部,所述中间回路安全阀(2)在所述稳压罐(4)压力过高时释放压力至安全壳(1)内;
所述蒸汽管线(25)与压力容器(19)的蒸汽发生器出口相连,所述给水管线(26)与压力容器(19)的蒸汽发生器的入口相连,所述高温余排热交换器(22)浸没于所述内置换料水箱(6)中,所述高温余排出口管线(20)上设有高温余排出口阀(21),所述蒸汽管线(25)设有蒸汽管线隔离阀(23),所述给水管线(26)设有给水管线隔离阀(24);
所述安全壳(1)内上部区域设有安全壳冷却热交换器(28),所述安全壳冷却热交换器(28)的入口及出口分别通过管线与安全壳外侧壁冷却水箱(29)底部相连,所述安全壳冷却热交换器(28)出口设有安全壳冷却出口隔离阀(35);所述压力容器(19)顶部设有卸压阀(27)和稳压器安全阀(30),所述压力容器(19)的肩部与内置换料水箱(6)通过重力注射管线相连(12),所述重力注射管线(12)上设有安注出口阀(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16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