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板混凝土中钢材腐蚀情况的监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1679.0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8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储艳春;李成;左绍兵;徐良;严军;张立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2 | 分类号: | G01N17/02;G01N27/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刘宁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板 混凝土 钢材 腐蚀 情况 监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板混凝土中钢材腐蚀情况的监测装置及方法,在所述钢板混凝土的钢板(5)上设置电极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焊接在所述钢板(5)上的钢垫块(4),固定在所述钢垫块(4)上的工程塑料(3),所述工程塑料(3)上开有一排固定槽,用以固定监测用的电极(2),所述固定槽侧面设有螺纹孔(7),所述电极(2)由螺栓通过所述螺纹孔(7)固定在所述固定槽中;所述电极(2)工作面与所述钢板(5)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mm;所述电极(2)的另一端引出导线(1),所述导线(1)与测量仪相连。本方案操作简单,及早监测和发现钢板、钢筋的腐蚀情况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危害和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腐蚀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在含氯环境下钢板混凝土构件中钢材腐蚀监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板混凝土中钢筋和钢板的腐蚀情况是制约钢板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而在诸多钢板、钢筋的腐蚀情况之中,氯离子入侵导致的钢筋和钢板腐蚀是影响最大,破坏性最强的。
由于混凝土本身的氯离子浓度较低,因此造成钢筋和钢板腐蚀的原因大多为外部氯离子入侵并在钢筋、钢板上累积,达到一定浓度后造成腐蚀。
相比于在发生腐蚀并造成影响后花费大量资金进行修复,现工程中一般是在腐蚀发生前或初期对钢板混凝土中的情况进行监测和预防以减少损失。但现行的对混凝土保护层钻心后分析其中氯离子浓度的方法一方面会对钢板混凝土造成破坏,另一方面引起钢筋腐蚀的氯离子临界浓度本身存在差异,也无法准确判断钢筋是否将要发生腐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同于现有的不尽合理的钢板混凝土构件中钢筋、钢板腐蚀情况的监测装置及方法,在不损伤混凝土的情况下准确地测出被测点位钢筋、钢板的腐蚀情况。以被测构件中钢板为基础,利用工程塑料支架将电极固定,使其工作面位于被测点位附近。浇注混凝土后让电极阳极与被测钢筋、钢板相同氯离子环境下,发生宏电池腐蚀。通过电极上引出的导线在不同时间点采集数据,监测宏电池腐蚀电流和电位差,以进一步判断对应位置钢筋、钢板的腐蚀情况。这种监测方法应用于钢板混凝土中可用于监测钢筋、钢板的腐蚀情况,也可用于监测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侵蚀情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板混凝土中钢材腐蚀情况的监测装置,在所述钢板混凝土的钢板(5)上设置电极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焊接在所述钢板(5)上的钢垫块(4),固定在所述钢垫块(4)上的工程塑料(3),所述工程塑料(3)中间与所述钢垫块(4)平行设置有若干螺杆(6),所述螺杆(6)通过螺母固定所述工程塑料(3);所述工程塑料(3)上开有一排固定槽,用以固定监测用的电极(2),所述固定槽侧面设有螺纹孔(7),所述电极(2)由螺栓通过所述螺纹孔(7)固定在所述固定槽中;调整所述电极(2)工作面与所述钢板(5)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mm;所述电极(2)工作面的另一端引出导线(1),所述导线(1)与测量仪相连。
优选的,所述电极(2)的阴极为不锈钢,所述电极(2)的阳极为与被测钢板混凝土所用相同的钢材;两根所述导线(1)分别与所述电极(2)的阴极和阳极的一端相连,所述导线(1)另一头标好编号;所述电极(2)的阴极和阳极的不连接所述导线(1)的一端相平齐,所述电极(2)的阴极和阳极之间由环氧树脂(14)完全隔开。
优选的,所述电极(2)的阴极与阳极分别用丙酮清洗。
优选的,所述电极(2)的阳极为现场取样钢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钢板混凝土中钢材腐蚀情况的监测方法,上述监测装置,其监测步骤如下:
1)安装所述监测装置;
2)将所述导线(1)与测量仪相连;
3)对监测装置浇注混凝土;
4)定期对所述电极(2)的电流电压进行测量、记录并判断腐蚀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16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