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场测定水中亚铁浓度的显色管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1677.1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8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边超;蔡五田;吕永高;刘金巍;张怀胜;张涛;耿婷婷;曹月婷;周殷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31;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刘徐红 |
地址: | 07105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场 测定 水中 亚铁 浓度 显色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现场测定水中亚铁浓度的显色管及检测方法,属于水质检测及监测领域。该显色管包括玻璃显色管和显色管盖子,盖子中设有试剂槽,试剂槽与盖子一体成型,试剂槽内装有固体混合显色剂,试剂槽口设有可撕开的塑料密封膜。在玻璃显色管中加入1:1盐酸,然后将水样注入玻璃显色管至20mL刻度线位置;撕开显色管盖子内试剂槽口的塑料密封膜,将试剂槽内的固体混合显色剂倒入已取样的玻璃显色管中,旋紧盖子,反复振荡,使固体混合显色剂与水样充分混匀,溶解,然后静置完成显色反应;采用便携式分光光度计进行现场检测,得到水样中亚铁浓度。本发明的显色管成本低,可批量生产;本发明的现场检测方法准确度高、稳定性好,时效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现场测定水中亚铁浓度的显色管及现场检测方法,主要应用于水质检测及监测领域。
背景技术
铁元素是自然界中常见元素,水环境中铁离子主要以亚铁、三价铁两种形式存在,铁的不同价态决定着铁离子在生态系统中的环境行为、生物可利用性及生物毒性,因此准确测定水环境中铁离子价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样采集、保存及运输过程中铁离子极易发生价态变化,水中亚铁与空气接触,易被氧化成三价铁;在微生物及其他氧化还原物质作用下,水样储存及运输过程中亚铁与三价铁之间也极易相互转化,从而影响水中亚铁浓度的准确测定。
目前已公开的期刊文献及标准规范中主要以实验室室内测定水中亚铁含量为主,各技术方法所用缓冲溶液、显色剂略有不同,但均需采集水样,并将水样运回实验室,同时需要在实验室配制液体显色剂及缓冲溶液,最后使用实验室台式仪器完成分析测试。但是液体显色剂由高纯固体药品与溶剂配制而成,浓度较低,且溶剂中含有水或酸碱试剂,容易使显色剂/缓冲溶液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影响正常显色反应,进而影响检测结果准确度。另外,一般液体试剂的有效期在一周左右,甚至有的液体试剂要求现用现配,个别的液体试剂还需避光储存,因此不易保存。因此,实验室检测水中亚铁含量的缺点是:①水样需运回实验室进行分析,样品采集、保存、运输过程中水中亚铁和三价铁之间容易发生价态变化,导致亚铁浓度难以准确测定;②实验室测试所用液体显色剂不易保存,需定期配制,试剂消耗量较大;样品采集、保存及运输需要取样瓶、保护剂、运输费等相关费用,实验室测试综合成本高;③样品采集后,运输时间及实验室派样分析周期较长,分析测试时效性较差。
部分期刊文献中报道了水中亚铁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主要采用目视比色法,该方法不需要仪器设备、检测速度较快,但文献中建立的目视比色法色阶分度值为1/2个色标单位,方法的分辨率和准确度较差。
发明内容
为快速、准确测定水中亚铁离子含量,解决水中铁离子价态在取样、保存及运输过程中极易发生变化,亚铁含量很难准确测定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定水中亚铁浓度的显色管及现场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含有固体混合显色剂的水中亚铁浓度现场测试用显色管,采用的固体混合显色剂为高纯固体药品,保质期在12个月以上。
一种现场测定水中亚铁浓度的显色管,该显色管主要包括玻璃显色管和显色管盖子,所述的盖子中设有试剂槽,试剂槽与盖子一体成型,试剂槽内装有固体混合显色剂,试剂槽口设有可撕开的塑料密封膜。
所述的玻璃显色管为透明硬质玻璃材质,横截面形状可为圆形、长方形或正方形等,具体视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比色皿槽的形状而定。
所述的玻璃显色管直径为24mm,壁厚为1.2mm,高度为95mm。
所述的玻璃显色管的管口为螺旋口,便于盖子旋紧或打开。
所述的玻璃显色管螺旋口的直径小于玻璃显色管直径,玻璃显色管螺旋口高度为9mm。
所述的玻璃显色管上设置20mL刻度线。
所述的显色管盖子为圆形,材质为塑料,外直径与玻璃显色管直径一致,高度为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未经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16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