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生态网络结构韧性动态模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71132.0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34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洪武扬;郭仁忠;王伟玺;苏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18;G06Q10/04;G06Q50/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谢松;王永文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生态 网络 结构 韧性 动态 模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生态网络结构韧性动态模拟方法,包括:根据物种调查点位数据、遥感影像数据、水域湿地调查数据以及建筑物高度数据构建城市生态网络;根据城市生态网络中各个源地节点对应的重要性指标值对各个源地节点按照预设比例进行迭代移除,确定不同移除比例下城市生态网络对应的韧性指标值;根据韧性指标值,确定城市生态网络对应的抗毁性阈值。本发明根据城市生态网络中各个源地节点的重要性指标值并按照预设比例对各个源地节点进行选择攻击,确定不同移除比例下城市生态网络对应的韧性指标值及抗毁性阈值,能够识别出城市生态网络中的关键源地节点,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理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生态网络结构韧性动态模拟方法。
背景技术
生态网络是指在特定尺度空间内能识别线性生态廊道特征,有效联系各类生态斑块并反映空间要素组合规律及结构功能特征的空间组织体系。生态网络结构韧性反映了生态系统应对自然或人为原因引起的生态系统变化时的持久性,研究生态网络结构韧性对于维持其功能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图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及方法分析生态空间网络的格局及韧性是常用的研究方法,其对城市网络结构的研究对象多针对某一类型网络,基于区域空间尺度,从规划管理的角度定性分析网络有效性和合理性,或是选取中心性指数半定量描述网络结构,对网络结构韧性和城市生态网络结构韧性研究甚少,缺乏对网络稳定性的定量分析方法。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生态网络结构韧性动态模拟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网络结构韧性和城市生态网络结构韧性研究甚少,缺乏对网络稳定性的定量分析方法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城市生态网络结构韧性动态模拟方法,其中,包括:
获取城市区域的物种调查点位数据、遥感影像数据、水域湿地调查数据以及建筑物高度数据,根据所述物种调查点位数据、所述遥感影像数据、所述水域湿地调查数据以及所述建筑物高度数据构建城市生态网络;
确定所述城市生态网络中的各个源地节点对应的重要性指标值,并根据所述重要性指标值对各个所述源地节点按照预设比例进行迭代移除,确定不同移除比例下所述城市生态网络对应的韧性指标值;
根据所述韧性指标值,确定所述城市生态网络对应的抗毁性阈值。
所述的城市生态网络结构韧性动态模拟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物种调查点位数据、所述遥感影像数据、所述水域湿地调查数据以及所述建筑物高度数据构建城市生态网络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物种调查点位数据、所述遥感影像数据以及所述水域湿地调查数据,确定所述城市区域的若干源地节点;
根据所述建筑物高度数据,确定各个所述源地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矩阵;
根据若干所述源地节点和所述最短路径矩阵,构建所述城市区域对应的城市生态网络。
所述的城市生态网络结构韧性动态模拟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物种调查点位数据、所述遥感影像数据以及所述水域湿地调查数据,确定所述城市区域的若干源地节点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物种调查点位数据,确定所述城市区域的物种分布密度;
根据所述遥感影像数据,确定所述城市区域的植被覆盖度;
根据所述水域湿地调查数据,确定所述城市区域的水网密度;
根据所述物种分布密度、所述植被覆盖度和所述水网密度,确定所述城市区域的若干源地节点。
所述的城市生态网络结构韧性动态模拟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建筑物高度数据,确定各个所述源地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矩阵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11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